让法学之花开遍基层每一处
百色市法学会“从无到有,从发展到壮大”的历程,特别是其在短短3年时间里,将法学会覆盖至全市12个区县,并确保每一个区县法学会都有机构编制、有财政预算经费、有专门办公场所,可谓成绩辉煌,走在了全国前列。
加强地方法学会工作,全面推进区县法学会建设,是中国法学会本届领导班子提出的工作重点之一。一年多的时间,效率明显,效果显著,各省、市、区县法学会亮点频出,不仅有广西百色法学会积极探索的先进经验,更有吉林省法学会60个县(市)区全部成立法学会的丰硕成果。截至2014年底,全年度共新成立8个地市法学会和223个县级法学会,而全国共有地方各级法学会1070个。
《关于加强市县法学会建设的意见》在2015年将要正式出台,这为推进市、县区法学会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而吉林、广西百色等地的经验为其他地方提供了可鉴经验。尤其是百色,这个相对偏远地区,能取得如此成效,更显难得、可贵,更值得推广、复制。双重有利条件加上中国法学会领导的重视支持,2015年必将是全国地方法学会蓬勃发展之年。
正如2015年1月21日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在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作报告时所说,下一步将“积极推进地方法学会工作整体跃升”。
在积极推进基层法学会建设的同时,中国法学会领导也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各级地方法学会奋发有为,开拓进取,为新时期法学会的工作新局面而努力。
实际上,在之前围绕《关于加强市县法学会建设的指导意见》进行讨论时,基层法学会如何履行职能、工作“抓什么,怎么抓”就已经有了基本的统一认识。各基层法学会在积极推进建设的同时,必须牢牢把握“立足当地、研究当地、服务当地”总要求,围绕“三个服务”做文章,使法学工作渗入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为全国推进依法治国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