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乡红城盛开法学之花
广西百色实现区县法学会全覆盖
2014年11月26日下午,在深圳召开的全国地方法学会工作座谈会上,广西百色市法学会会长、市政法委书记周武红的眉头一直紧锁着。
再过几分钟,发言的话筒就要传递到他的面前,而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在会上作典型发言、介绍经验的地级市法学会代表,周武红看着手中短短一页半的发言稿,有些紧张。
然而,当他介绍到百色市12个区县全部成立法学会,通过法学会协助信访涉诉的法律援助、日常纠纷的法律咨询、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开展了一系列与政府工作紧密结合的法律服务活动时,几位在座的中国法学会领导的脸上已经露出了赞许的微笑。
2014年12月12日,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对百色市法学会在区县级法学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认可。陈冀平认为,在区县级法学会建设的试验中,“百色的经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他还指出,“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协助政府处理信访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为基层法学会工作开展拓展了路子。”
此时,周武红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下来。
法学之花遍地开
这几年来,百色市法学会从无到有,从发展到壮大,周武红记忆犹新。
2009年9月,百色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发文批准成立百色市法学会,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个有机构编制、有财政预算经费、有独立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的市级法学会。周武红清楚地记得,时任百色市委书记的刘正东不止一次强调:“说一千道一万,解决好法学会的机构编制、财政经费和办公场所才是真实干。”
2010年6月,周武红还在乐业县任县委书记,也正是他率先推动成立了乐业县法学会,给予法学会2名事业编制,明确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为副科级。
“我在县里工作,最了解工作的实际情况,成立法学会对保障群众利益是百利无一害的,所以我肯定要努力做好。”周武红说。
乐业县法学会的成立,并不是周武红个人的突发奇想。早在之前的广西全区市级法学会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百色就已经被确定为进行县级法学会建设的试点。
开创试点先河之后,百色市法学会随即在乐业县召开乐业县法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市县级法学会建设工作现场会,组织各区县政法委书记现场观摩,借鉴推动工作开展的先进经验。
百色市政法委副书记封志武介绍说,在推进区县法学会建设的工作中,百色市将任务与责任分配到人,充分取得区县各级党政一把手的重视,由区县党委政法委副书记及政工科长负责提供成立县级法学会的相关参考资料,直接与编制管理部门承办人员对接,解决编制问题。
同时,百色市实行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领导成员分片督办责任制,分头深入区县指导督促,发现难点问题及时反馈市委政法委书记协调突破。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每季度要通报一次各区县法学会建设进展情况,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再者,百色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把县级法学会建设任务与政法综治工作同决策、同部署、同检查、同汇报,把区县法学会建设列入年度综治考评计分和绩效考评计分。
这些措施,大大增强百色市各区县建设法学会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到2012年10月,百色市12个区县全部成立了有机构编制、有财政预算经费和办公场所的县级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均明确为副科长级。市县两级法学会机关专职干部共29名。全市的中国法学会个人会员也由原来不足百人发展到1065名,团体会员43个。
百色市田林县法学会副会长杨梁华告诉记者,自田林县法学会建立以来,一直得到百色市和田林县领导的高度重视,法学会工作开展得到政府支持,不仅在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上有所作为,同时也积极推荐会员参与政府部门开展的信访代理人工作制度。法学会积极探索依法处理信访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对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民排忧解难
2012年6月,百色市所属的平果县委也率先批准法学会在县信访接待中心设立法律咨询服务室,并安排了独立的办公室。该县法学会每天安排2至3名熟悉法律的法学会会员挂牌值班,专门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在短短几个月内,协助县委、县政府依法化解了一大批“老大难”信访积案。
平果县法学会在县信访接待中心设立法律咨询服务室的经验在整个百色市得到了很快推广,并都安排有独立的办公场所。
今年1月8日,记者来到百色市所属的田阳县法律咨询室代理信访工作中心,一进大门就看到了右手边的法律咨询员、信访代理员形象栏。十位法律工作者的照片旁边,除了他们的联系方式以外,还标有“县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县法学会会员”等职务。
据中心负责人介绍,法学会每天会安排若干名熟悉法律的会员在政府信访接待中心挂牌上岗,接待信访群众,来访群众可随意挑选自己合意的法律咨询人或者诉求代理人。
对合法权益确实已受到侵害的群众,法律专家帮助指引他们通过法律途径提出诉求;对无理缠访、非法闹访的群众,法律专家则以法律咨询服务的方式向他们宣传法律,帮助他们解疑释惑,指出其无理缠访、非法闹访的严重后果,从而化解矛盾,定纷止争,息诉息访。
记者到访当天,值班法律咨询员唐伟智律师,是田阳县法学会的常务理事。他告诉记者,尽管在这里的工作没有报酬,是义务的,“但我和我的同事却非常重视这个工作”。他们认为,能够参与政府主导的法律服务项目,不仅有助于与政府法制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可以了解涉诉群众的实际法律需求,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牺牲一个月二三天的休息时间,让自己的业务能力、视野范围进一步提升,并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那些需要法律援助的人,我很乐意。”唐伟智说。
在法律咨询室里,有一面墙挂着《中国法学会章程》。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中心是与县法学会合作,所有咨询员全部都是法学会会员,将章程贴在墙上,时刻提醒着值班咨询员作为法学会员的使命与责任,同时也将这份担当记在心里。
培养知法守法新一代
在青少年法制教育方面,百色市法学会和各县区级法学会也是尽心尽力地发挥着自己的能量。
百色市右江区的青少年文化宫是比较早成立法制教育示范基地的地区之一,除了展板宣传普法教育以外,这里还提供在职教师进行普法培训的业务。
右江区教育局和区法学会把到基地参观学习当作每个学校务必开设的课程,规定每个学校每个学期至少到基地参观学习一次,制定好参观基地时间安排表,由各校法制副校长带本校师生到基地参观学习,先后有2万余青少年走进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听报告,观展览,阅读法律书籍,实地接受法制教育。
百色市田林县的民族小学乐里中心校,有一个由法学会帮助创建的田林县校园青少年法制教育示范基地。
在学生课余时间活动较为频繁的过道旁,有一块长6米、高1.8米的宣传栏,据中心小学校长介绍,这些由司法、交警、消防、治安部门制作的宣传栏,都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制作的,很受学生欢迎。
在田阳县初中的普法教育基地,记者看到有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看反邪教视频。任课老师在学生看完视频后,通过提问、游戏等形式进行宣讲,加深了学生对邪教危害的认识。据她介绍,由于田林县地处山区,有些老人会将封建迷信的传统传播给下一代,通过反邪教、反毒品的教育,能够让他们健康成长,同时也可以增强家长的法制观念。
在平果县职业教育中心的主教学楼大厅的所有墙上,都悬挂着普法宣传的漫画。记者上到二楼,正对楼梯的一间敞亮的教室格外显眼。这是平果县的校园模拟法庭。负责法庭教学的是平果县人民法院的法官潘巧燕。她告诉记者,模拟法庭会让学生们自己扮演法官、公诉人、被告人等身份,然后通过完整的法律诉讼程序模拟,让学生们了解案件审理、宣判的过程,加强他们对法律的了解和认识。
从审判一线到模拟法庭,潘巧燕践行着自己对法律信仰的忠实承诺,也代表着百色市法学法律工作者对青少年普法教育的热忱努力与倾情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