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行活动重心下移全面推开

2014年中国法学会

多层次多形式普法成效显著

本报讯(记者周頔) 2014年,中国法学会通过不断加强对法治宣传和法律普及工作的领导,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法治创建活动,已经把法治宣传和法律普及作为各级法学会常态化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法律普及活动,受到社会赞誉和良好效果。

中国法学会领导支持、各地法学会具体实施,以组织高等院校师生为主,开展青年志愿者普法基层行活动,深入基层开展普法活动,通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通俗易懂、讲求实效的活动载体,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国法学会对2014年的基层行活动高度重视,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确定工作方案,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明确由会员部具体牵头负责,提出基层行活动组织形式上要重心下移、全面推开。

在活动方式上加强了统筹协调和指导,注重调动省级法学会的积极性,着力在提高活动的效果上下工夫。在经费支持上,则是向西部偏远省份倾斜。

活动启动以来,各地法学会积极响应,以“一堂法治讲座、一次法律服务、一个模拟法庭、一场普法宣传”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为载体,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法治文化,唱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主旋律。

2014年,在中国法学会的指导推动下,各省级法学会已按照基层行活动方案有序组织实施,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既服务了基层群众,又为青年志愿者搭建了了解基层法治需求、参与法律服务的平台,提高了青年学生对我国法治建设的认识,增强解决基层法治问题的自觉性,同时也使基层行活动成为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有力阵地。

北京市法学会推出“法学法律专家基层公益行”系列活动,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公益行品牌;上海市法学会与上海报业集团合作,在“上海法治声音”微信平台上开设了“法学会之声”专栏;天津市法学会与市委政法委联合开设了“法治四季大讲堂”;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创建了全区“校园青少年法制教育示范基地”;安徽省淮南市法学会推出了法治动漫作品《豆娃说法》……

一系列的法律普及活动不仅弘扬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同时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基层群众的欢迎,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