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蓬安县出租车经营权到底归谁

20141220日前后,四川省蓬安县德运出租汽车公司、鸿运出租汽车公司、阳光出租汽车公司分别与部分出租车驾驶员签订了一份合同,就是这份合同在当地出租车行业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暴。签订这份合同的直接后果是,蓬安县部分出租车驾驶员从此以后每年少挣两万多元,5年下来少挣10多万元。

出租车司机怨声载道

蓬安县目前共有出租汽车140辆,其中有96辆是10多年前出租车允许拍卖经营权时车主们通过竞拍方式取得的。那个时候全国各地大部分出租车都是通过竞拍获得的经营权,其模式是车主们交清应交的费用后,挂靠在某个公司,给公司交一定数量的管理费、税费后,剩余的部分就是他们的收入,每个车主每年能挣5万多元。

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2010年拍卖的经营权到期。2009年底离拍卖到期的时间还有几个月,有人放出风声,政府决定统一收回2005年拍卖的出租车经营权。政府的这一说法引起了出租车司机的强烈不满,很快近100辆出租车司机开始罢运,堵塞交通、到政府请愿、讨要说法。

为了平息事态进一步扩大,当地政府答应2005年拍卖的、经营权于2010年到期的这部分出租车经营权再延长5年。2014年正是这部分延长了5年经营权的出租车经营期限到期的日子。

经营权之争

据出租车司机刘伟介绍,他是2005年通过拍卖取得经营权的,当时拍卖的价格是每辆车17.9万元,经营期限是5年,自己购车花了6万多元,每年交给公司挂靠费10万元,除去维护费、维修费和各种税费,每个驾驶员每年能挣5万多元。后来政府就将这批车辆的经营权又延长了5年。“车辆我们自己买,每年交给公司挂靠费2.4万元,每月交管理费400元,车辆维护费一季度1000多元,维修费自理,这样除去各种费用我们一年也能挣5万多元。”

可现在蓬安县准备实行的“纯公司化”管理模式是一个车两个司机,一个司机每人每年交3.7万元的管理费,两个人加起来7.4万元,每天的承包费188元,一个月近6000元。再加上车辆维护费、维修费、税费等其他费用,5年下来每辆车要给公司上交35万多元,平均每年7万多元,“我们每个驾驶员每年至少要少收入2万多元,还比原来要辛苦很多。”

20151210时许,记者在蓬安街头等了20多分钟才搭上一辆车牌为川R·V7560的出租车。师傅说:“我是早上7点出门,到现在挣了还不到100块钱,这还是元旦大假的高峰期。现在的份子钱一个月近3000元,两个人近6000元,我们每个人每月45个班,除去修理和维护车的时间实际上只有40个班,如果一个班挣不到300多元我们就没什么赚头。”

出租车司机普遍反映,黑出租、黑摩的泛滥,希望政府能治理。

政府部门如是说

县运管局局长胡伟简要给记者介绍了蓬安县出租车的现状后说:“目前我国就出租车经营管理方面还没有一个可参照的法律法规,201511日起实施的交通部关于《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主要是对服务和管理方面的,对经营模式目前没有具体的规定。全国的情况不尽相同,我们是参照了先进地区的经验,结合蓬安县出租车的实际情况决定的,目前只是征求意见阶段。蓬安县共有三家出租汽车公司,都是经过严格的招投标产生的。为了行业稳定,他们的方案我们正在审定,原来的出租车经营10年了,公司化是大趋势。因为没有相关的法规,出租车行业自由操作的空间很大,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由公司来承担更大的风险。这些人连续开了10年还要开下去,出租车是公共资源,现在车是政府买,又能保证每年收入3万左右,想开的人多得是。蓬安的出租车现在要搞的是企业行为,不属于政府审批范围,运管局只是协调,没有强制权。”

蓬安县最大的出租汽车公司是蓬安县德鸿出租汽车公司,另外两家是鸿运和阳光出租汽车公司,据介绍,德鸿和鸿运实际是一家公司,共拥有出租车100辆,阳光拥有40辆。德鸿公司安全科科长周小林说,他们公司是蓬安县最早经营出租汽车的公司,管理相对完善,其经营权是经过招投标取得的。“其实我们每辆车投入运营的成本约11.5万元,每辆车均价7.95万元、购置税7.9万元,保险1.5万元,改气8000元、合成计价器6000元。”

司机们称,全县140辆车、每个车每个月交6000元,一年近7万多元,还不算其他规费。每辆车只有6万多元,可每辆车要交7.4万元风险金,他们正是用这个钱给司机们购的车。

我国出租车行业的经营模式主要有承包经营模式、挂靠经营模式、个体经营模式和公车经营模式四种。不论哪种模式首先要保证大多数驾驶员的合法收入。

据了解,四川省蓬安的出租车2015年底经营权将到期的约有70辆,到时相关部门如何运行,本报将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