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结县来了一位首都女律师

“这一年郭姐真的做了很多,因为我们琼结县城很小,大家都知道她。”西藏山南地区琼结县司法局办公室干事扎西江村口中的“郭姐”总是大大咧咧,说话办事很随和。“县长对她的评价非常高。因为她不仅在法律方面解决了很多纠纷,还对当地进行社会援助。”

20143月,琼结县终于结束了没有执业律师的历史。这源于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为琼结县选派了一位志愿律师,她就是扎西江村口中的“郭姐”——北京亚东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宏。

“全琼结县的人都知道她”

20141213日,北京市律师协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北京市律师周”女律师专场。郭宏代表援藏女律师上台发言,并在会后接受了本社记者专访。

201438日,郭宏作为全国律协组织的第一批援助西藏无律师县的志愿律师,奔赴西藏。

据琼结县司法局局长刘志相介绍:“琼结县司法局成立较晚,2000年才成立,人员也都是从相关部门抽调过来的。”目前司法局有一个局长,两个副局长,一个司机,一个办公室成员以及一个公益性岗位。

法学专业出身的刘志相局长,在司法局工作6年了。他坦承:“在没有援藏律师之前,开展法律工作会面临很多困难,在进行法律援助案件或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时,对于很专业的法律知识很欠缺。” 

初到琼结县,郭宏对那里的情况并不了解,她主动要求下乡挨家挨户走访。在走访中她发现,“这里法律援助律师需求量不是很高,琼结连续5年没有任何刑事犯罪记录,当地治安非常稳定。”

调研后,郭宏决定今后的工作以普法为主,包括给当地学校、事业单位以及县级干部的普法。

有一次,郭宏给当地政府讲解突发事件应对。“他们挺感兴趣,我讲完了以后,他们马上说我们要有预案,马上去落实。我在讲的时候,他们县里面的领导,包括县长都亲自参加,笔记做得很认真,有不明白的地方,散了会他们还会问我。”

琼结县政府有一个招标工程,属于建筑公司外包给一个包工头。工程结束后,虽然没有质量问题,但是在质保期之内,不该把质保金拿走。包工头以工人没有工资发为由,天天到县政府上访,持续了半年之久。县长无奈之下请来了郭宏,让她从中调解。

  听完事情的经过后,郭宏运用法律知识很快说服了包工头,问题迎刃而解。通过这件事,县里的领导一下子豁然开朗。副县长说:“我们原来是有底气的,不是一上访就害怕的。”

这一年,县政府给郭宏下了聘书,做政府的法律顾问。许多问题都有了法律解决途径。 

“能帮多少帮多少”

在调查走访和普法过程中,郭宏遇到一个叫次仁拉宗的姑娘,她下肢患关节结核病已经15年了,病情一直在恶化,为了供弟弟次仁扎西上大学,她还忍受病痛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做门卫工作。郭宏了解情况后,立即发动身边朋友和社会的力量帮助这个家庭。

大家帮助次仁拉宗在县农业银行开了一个账户,募捐信息发出后,短期内就收到了两万多元的汇款,其他志愿律师也转发了募捐信息,帮助募集善款。“那时,我再一次感受到援藏志愿律师们给予我的支持和力量。”

有的朋友对她说:“困难的人那么多你怎么能帮得过来呢?”但郭宏认为:“我没有给自己压力说一定要怎样怎样,我只是力所能及,能帮多少帮多少。”

郭宏还呼吁她的朋友和企业帮助琼结县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到目前他们已接收到了许多捐助的物资。发放衣物那天,郭宏对大家说:“这些东西虽然都不是新的,但是都很干净,都是代表了这些人的爱心,大家有需要的,自己用,没有需要的可以送给自己的亲戚朋友,或者相互交换一下。”发完东西要走的时候,琼结县的乡亲们自发排好队,把自己的哈达献给了郭宏。

20多条哈达戴在郭宏脖子上的时候,她哭了。“我那天哭得简直受不了了,我为他们做了那么一点点事,他们给我的回报特别真诚,有的还拥抱我。”回忆起那天的场景,郭宏还是很激动。

“这一年对我自己也是一个审视”

郭宏认为,这一年也是她对自己的一个审视过程。“我原来什么事情都好强,争强好胜,但是现在不会,可能慢慢耳濡目染,经历的事情也多了,看到的也多了,就会觉得没有什么太多的梦想,你就做好你当下该做的就行了。”

周末休息的时候,郭宏喜欢去拉萨看大昭寺,看前来朝拜的信徒三步一个长头。“他们那么虔诚。我有时候想人一辈子求的是什么?也许就是你把自己的人生过得完满就可以了。”

还有2个月,援藏律师郭宏的志愿服务期就到了。对此,琼结县司法局局长刘志相似乎已经有了打算,“如果没有第二批援藏律师的话,一方面我们会跟上级部门争取,或者向北京市律协、司法局这些部门联系,建立对口援藏长期帮扶。另一方面,从司法局内部着手培养,并且在下一步公务员招聘时加强法律人才这方面的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