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光成:青春无悔献消防

先后荣立三等功4次,9次被总队、支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评为岗位练兵先进个人、优秀班长、优秀士官等荣誉称号……这是年仅35岁的顾光成所获得的荣誉。

1996年入伍的顾光成,现为新疆总队喀什支队特勤中队中队长助理,他共参加各类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千余次,解救遇险遇难群众250余人。和他一起共事5年的班长评价他说:“老顾为人艰苦朴素,特别节俭,在抢险救援、灭火战斗等业务方面的专长更让人钦佩。”

灭火救援当先锋

灭火救援的战场上,顾光成永远是冲锋陷阵的灭火尖兵,最困难、最危险的灭火救援任务,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冲在最前面。

2006年,4名驴友被困在位于伽师县与巴楚县交界处大峡谷的悬崖上长达30个小时,若不及时救援,随时有生命危险。但事故现场地势险峻,救援难度极大,让人“望崖却步”。

关键时刻,顾光成挺身而出,奋勇请命,不顾个人安危,率先冒险爬上悬崖,为被困人员开辟生命通道,成功将两名生还者救下。

20118月,喀什地区伽师县发生5.8级地震,顾光成所在的救援分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在救援现场。他始终冲在第一线,连续奋战35个小时,战士们多次劝他休息,他总是说:“任务还没完成,我哪能安心休息。”

他所在的救援分队,共搜救房屋147间,抢救人民财产17万元,搭建临时帐篷20间,向受灾群众送水63吨。救援任务完成后,回到营地,顾光成累得一头扎倒,睡着了。

20124月,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后面的洗衣粉厂发生爆炸。得知里面有被困人员,冒着随时可能再次发生爆炸的危险,顾光成带头深入险区。现场浓烟滚滚、视线模糊,破碎的砖石瓦砾不停地往下落。来到入口,随行的战友们都劝他不要再深入,等待支援,可顾光成却说:“再等,就怕里面人没命了,你们在这接应,我进去看看。”说完便只身进入险区,历经重重艰险,最后成功救出4名群众。

20127月,喀什市高台民居发生坍塌,一名群众被埋压。冒着随时可能再次发生坍塌的危险,顾光成又一次自告奋勇,拦下正要进去侦查险情的年轻战士,深入险区,最后成功救出被困人员。事后他说:“我年龄比较大,无所谓,要是那些年轻战士有什么危险,就太可惜了。”

没有过多的语言,不用刻意的夸浮,危难面前,他用最真实的行动去诠释一名优秀消防兵的高尚情怀。

顾光成坦言,在刚入伍的时候他也害怕过,第一次从血泊中抬出被困人员也是被班长瞪着眼吼上去的。后来随着经验的增多,设备的更新,救援的能力越来越强,所面临的风险就降低了。

但很多突发的情况还是让人心有余悸。有一次服装厂火灾,一个新战友硬要往里冲,被顾光成拦下,他告诉记者,每次他都会在确定没有危险后,再让战友进入。“现在最害怕的是身边的年轻战友受伤。每次进火场时总是会担心,很多时候生死就在一瞬间,可当知道在熊熊的大火里还有被困人员的时候,就容不下消防员有半点犹豫。”

爱民为民当模范

顾光成不仅在警营里时刻不忘忠诚使命,还时刻不忘浓于血、深似海的警民鱼水情。

200911月,顾光成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了解到,正在读高二的古丽扎提家里有4个兄妹都在上学,父母都没有工作,父亲病重卧床,一家七口住在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房子里,全家主要靠领取低保金生活。而古丽扎提从上学起每年连续被评为三好学生,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得知这一情况后,顾光成积极带头捐款,并号召大家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帮助古丽扎提渡过难关,并在她上学期间坚持每个月为她资助50元钱。

喀什市敬老院的吐尔逊古丽老人一直惦念着顾光成。提起他,敬老院里来自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各民族的孤寡老人总是竖起大拇指,用不太标准的汉语发自内心地称赞道:“消防兵顾光成,我们的亲人。”

 这其中还有一段渊源。2009年,由于那时敬老院工作人员少,体弱多病、上了年纪的老人多,部分老人生活无法自理,长期得不到很好照顾。顾光成得知这一情况后,便动员官兵定期来到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打扫卫生,为老人清洗衣服、被褥,陪老人读书看报,拉家常。每逢过节,顾光成还带上丰富的慰问品前来与老人们一同过节。时至今日,顾光成的义举从未间断过,这里的老人都亲切地称他“消防兵儿子”。 

入伍18年来,顾光成总是人到哪里,好事做到哪里,他先后为百余名群众捐款捐物共计4万余元,受到他帮助的群众多达30余人。不求名、不为利,朴实又满怀爱心,顾光成用一个个善举踏踏实实地践行着人民子弟兵的光荣使命。 

以身作则起表率

如今已是三级警士长的顾光成算得上是中队兵龄最长、资格最老的一员。但不管是在训练场上、日常管理中、参加劳动,还是一日生活制度的执行,抑或每天交接班等工作和生活各个方面,他总是能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作为中队长助理,就是官兵间沟通的纽带,上传下达、献计献策,为构建和谐中队发挥了关键作用。已经成家立业的顾光成虽然家就在离中队不远的喀什市,但他总是坚守岗位,经常几个月不回一趟家。

面对家人的怨言,他总是说:“部队有部队的规矩,我不带头,若都不遵守,怎么行。”他以队为家、立足本职、任劳任怨、时时事事为中队利益着想的高尚情怀得到了中队领导的高度信任,受到了广大官兵的一致好评。 

  “我对家里人有愧疚,但更多的是感恩。在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妻子从老家来到喀什,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受了很多的苦,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没有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我不能坚持干到现在。但既然选择了当一名消防战士,就必须竭诚奉献。”顾光成说。

训练场上的严教官

在训练场上,顾光成永远都是排头兵。每天主动带领中队战士完成各项训练任务,顾光成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为新同志讲解和示范动作要领。要求别人完成的训练科目,他都自己先示范完成。

顾光成常说的一句话是:“训练场上多流汗,战场上才能少流血。实战中一毫差错就会酿成大祸。”他认为,不管训练场上还是灭火救援现场上,都容不得一点懈怠,有不得丝毫差错,因此他总是用最严格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和其他战士。

作为中队的训练标兵,顾光成在训练场上是一名要求严谨甚至于苛刻的“严教头”,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他却俨然变成了一位细腻的“兵大哥”。

在日常生活中,顾光成总是站在弟兄们的角度为他们着想。战友们都表示,别看他训练场上严厉,若是看到有战士训练受伤,他总是第一个嘘寒问暖;有同志训练成绩不理想,厌训情绪严重时,他还是第一个发现的人,通过积极谈心,为他找出不足,加油鼓劲。顾光成对中队战士的真情付出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战士们谈到他们的顾班长,总是亲切地称呼他为“严师慈父”。 

“严、高、细、实、责”5个字是顾光成工作作风的真实写照。如果说牺牲和奉献是军人的天职,那么顾光成便用他的热血青春和激情年华书写了军人更深刻的蕴含。多年如一日,他用自己的执著信念和顽强毅力践行着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忠诚誓言。

谈到以后,顾光成说:“饭要一顿一顿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他认为,虽然自己现在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战友的信赖和鼓励,但还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继续为部队的建设做些事情。“我一直坚信,在部队只有干得好才能留下来,否则就只能离开。我不想有一天不得不离开的时候有什么遗憾,所以更珍惜在部队的每一天。”顾光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