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模拟法庭向外国人普法

   “现在开庭!”随着“审判长”敲下法槌,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三里庵街道五楼会议室迎来了一场特殊的庭审。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天走上“法庭”的“审判人员”“原告”“被告”,既有来自街道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还有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的美国籍留学生法帝玛,她在庭审中扮演的是被告。原来,这是蜀山区三里庵街道和安徽医科大学联合举办的“模拟法庭”的庭审现场。

    “2013225日,本人由于资金周转困难,向原告借款20000元,但并没有约定需偿还利息……”在模拟法庭上,法帝玛用还不太流利的中文进行着口头答辩,很好地扮演了被告的角色。而台下“旁听席”上,法帝玛的留学生同学们则认真地观看着庭审的过程。

    据了解,三里庵街道司法所结合辖区外国留学生多的情况,编写了外国留学生向中国学生借款后又没有及时归还的庭审剧本。在庭审过程中,“审判长”镇定自若的庭审主持,原被告双方的举证、质证、辩论,以及最后在法庭的建议下同意调解,让在场人员几乎忘了这是一场模拟庭审。三里庵街道司法所所长成志宇说,“我们希望借助模拟法庭这种形式,让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同时也向在中国工作、学习、生活的外国人普法,引导他们自觉遵纪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