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拟打造“平安萧山”十连冠

    “平安萧山”是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着力打造的又一张“金名片”。

    近年来,萧山区紧握“经济报表”的同时牢牢抓住“平安报表”,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入推进“平安萧山”建设,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作为“平安萧山”创建的牵头单位,萧山区委政法委面对近几年的复杂形势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自2004年启动“平安萧山”建设工作以来平安建设理念得到不断提升,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五位一体的“大平安”理念,也拓展了平安建设的领域。

    今年331日,浙江省建设平安浙江会议暨建设平安浙江10周年纪念大会上传来喜讯:萧山再次蝉联“平安萧山”殊荣,实现平安创建“九连冠”,并获得了省委、省政府特别授予的“平安银鼎”。这座厚重的平安鼎,为萧山大地上生活的人们带来的,将是更多的幸福和安康。

    今年,萧山要向“平安萧山”“十连冠”发起冲击,要站在“经济高地”上打造“平安高地”。

    也许对于老百姓来说,“平安”的基本含义就是他们的人身安全能否得到有效保障,他们的生活环境是否稳定祥和。萧山十年平安创建、九次蝉联“平安区”称号,让百姓真实地感受到了平安离他们很近很近……

    去年,萧山区紧紧围绕建设新型城市化的战略部署,坚持以“平安萧山、法治萧山和过硬队伍”三大建设为主线,以“枫桥经验”50周年纪念大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安保工作为重点,以开展“排查整治、强基促稳”活动为载体,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有效服务和保障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2013年,实现平安创建“九连冠,夺银鼎”的关键之年。面对考核标准逐年提高的现实,萧山区平安建设没发生一票否决的重特大事项,在浙江省90个县(市、区)中排名较上年前移12个位次,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高达95.5%

    捧回“平安鼎”的背后,是萧山人为“平安”二字所付出的努力与汗水。

    同时,萧山率先推出“刑事发案‘三降’”创建活动,即有效接处警总量下降、侵财型案件发案量下降、重特大恶性案件发案量下降,且成效显著。去年,三项指标均实现“三降”,同比分别下降5.71%14.04%23.47%,其中,命案同比下降20%。与此同时,萧山借鉴香港PTU(警察机动部队)先进警务经验,一批头戴贝雷帽身着战训服,24小时全天候在街面巡逻的PTU出现在萧山街头,成了这座城市“平安”的符号。

    平安创建,除了不用担心暴力犯罪的威胁,还来源于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3000余个监控探头将在不同地点“上岗”,全天候全方位守护百姓安全;邻里有纠纷,创新的网格化管理模式能及时介入了解,还有专门的“和事佬”帮助调解各类矛盾纠纷……

    萧山还创新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目前,集社会矛盾调解与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已覆盖全区,辖区的居民只要跑一个中心就能事全办妥。

    得力的举措背后,是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2008年开始,区委区政府每年对区级部门和镇街参与平安萧山绩效进行考核,不断调动区级部门和镇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构建起部门互动、上下联动的平安建设责任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连续九年实现了“平安萧山”的创建目标。

    又一场攻坚战——争创平安萧山“十连冠”的新号角已吹响。当前,平安建设正在全面推进。

    “平安萧山”建设,最终目的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平安宣传活动,是提高平安“三率”测评指数的根本途径,也是赢得群众理解支持参与的有效手段。

    今年以来,平安创建宣传工作始终放在突出位置。816日,区平安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暨北干街道“平安北干共建共享”广场文艺演出在区文化广场广场隆重举行,掀起了平安宣传新高潮,切实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同时,萧山区上下开展了一系列平安建设宣传,各级各部门全面拓宽宣传渠道,在基本完成区统一部署的规定动作外,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接地气、有特色的自选动作。

    深入持久的“平安萧山”宣传,切实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更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