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三圈”保卫大武汉
探索平安城市建设新思路
武汉将“三圈”治理作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深化警务机制改革、推进平安城市建设、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在一年的实践中得到了市民的高度认可。11月3日,在武汉召开的全国深化平安工作会议上,武汉市的“三圈”经验率先向全国推广。
不久前,从湖北红安来武汉的孟双娇带着1岁大的儿子杰杰到该市儿童医院就医,借来的4600元救命钱被扒,引起警方高度重视。“医圈”民警与该市视频侦查支队联手迅速出击,于5天后将2名惯贼抓获。
这是“医圈”民警又一次小露身手,并结合现代科技侦破的又一起案件。
所谓“医圈”,是武汉市定义的城市“三圈”概念之一,即以大型商场、三甲医院和著名学府为中心的区域,人流、车流、资金流、信息流超量聚集、澎湃涌动,形成了特点鲜明的“商圈”“医圈”“校圈”。
近年来,该市“三圈”伴生出治安警情多、交通关注多、消防隐患多等问题,处处联通民生,时时关乎民意,群众要求改进的呼声强烈。
今年年初,武汉市委、市政府敏锐聚焦“三圈”,在全国率先开展“三圈”秩序治理,提出了“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公安组织、部门联动、群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整体思路。
近一年来,武汉“三圈”秩序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让市民得到了实惠。为将“三圈”治理一直进行下去,11月28日,武汉市还出台了四项机制确保“三圈”秩序长效治理。
治安“晴雨表”
“商圈”购物,“医圈”看病,“校圈”上学,“三圈”囊括的区域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也在群众对城市治安的不满中,首当其冲。据了解,武汉“三圈”涵盖全市58家大型商场、73家二级以上医院,全市85所高校、1003所中小学、785所幼儿园,以及“三圈”周边道路和地区。
武汉拥有全国十大商圈、35家三甲医院,120余万在校大学生,破局“三圈”治安,就抓住了武汉平安建设的命脉,打造宜居城市让老百姓生活更顺心放心。
武昌火车站、武汉广场、光谷广场等地,是武汉的名片,也是人流量最大的地区,是治安问题多发区,但人们置身其中,总能感受到实在的安全感。看得到的是武装特警站街值守,看不到的,是便衣民警暗中监控。“见警车、见警灯、见警察”,在“三圈”地区敢于“亮剑”,让市民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是武汉平安建设的新思路。
记者查阅武汉市“三圈”分布图发现,除了上述等地,它涵盖了武汉市所有重要区域和警情高发地。所以,当地人曾把“三圈”比作城市治安的一扇窗,“三圈”的平安,象征着城市的平安。为城市平安发展、市民安居乐业进行的努力,透过这扇窗看出去,就能有所感知。
平安看警情,警情看“三圈”,“三圈”平安了,整个城市就平安了。“三圈”已经成为武汉整体治安状况的一张“晴雨表”。
“因圈施策”
“武广商圈”聚集了武汉广场、世贸广场、武汉国际广场等大体量购物中心,销售额一直名列全国同类商场前茅,也是武汉最出名的商圈。作为示范“商圈”,他们自有“妙招”。
在国际广场地下空间,记者看到,反扒室、警务室、交通室并排而立,各种装备齐全,一旦接警,立刻出动,商圈共安装3000余个探头,成为反扒利器。
类似这样的示范“商圈”创建以来,扒窃警情下降24%。“三圈”最大的特征是“差异”,每个圈都有其独特的突出问题和区域特征,因此,改变“一刀切”的治理思路,量身定做治理对策,显得尤其重要。“因圈施策,一圈一策”,是武汉治理“三圈”秩序的核心。
据了解,在“商圈”最为突出的治安问题就是扒窃盗抢,武汉市要求商场企业与警方协作,建立标准化的“七个一”:一支反扒和巡逻专业队伍、一支交通管理队伍、一座警务站或警务室、一支消防专门力量、一张视频监控联动网、一套应急处置预案、一套运转高效协调机制。
在“医圈”,武汉市要求完善医院内外交通设施,停车泊位应划尽划,规范标志标线,形成微循环,安装车门禁,实行车联网,缓解交通拥堵。每家医院还设立专职医患纠纷处置队伍,设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组织“医调委”,免费调解医疗纠纷案件。
在“校圈”,武汉已对校园教学楼、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师生聚集场所进行大排查,全面整治消防安全隐患,并将学校纳入治安保护重点单位,确保校内监控设施无死角,并对涉校警情优先处理,查处校园周边涉嫌“赌、毒、黄”场所。
“三网融合”
在武汉的街头巷尾,有三张“网”,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虚拟与现实的结合,支撑着“三圈”的平安建设,无声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平安。
25万个监控探头密织的“天网”,覆盖“医圈”“商圈”“校圈”,以及城市大街小巷。犯罪分子的行踪、火灾的现场、警察的状态,指挥大厅里都能一览无余。
54个亮着警灯的“小蓝房”,是颇具武汉特色的警务综合服务站,镇守“三圈”街头,构成遍布全城的“地网”,承担着武汉市大部分的110出警任务,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处理警情。目前,“三圈”区域出警时间规定为5分钟抵达现场。
在网络空间里,武汉打造一张无形的“光网”,三张“网”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现实工作不断完善“大数据”体系,虚拟的“大数据”又反哺现实工作,成为平安“三圈”不可或缺的“武器”。
今年以来,全市共破获涉“三圈”侵财类案件91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27名。全市“三圈”没有发生恶性案件和重大火灾、交通、公共安全事故。“三圈”区域安全防控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升,真正做到让群众就医安心、购物舒心、上学放心。
“四项机制”保长效
近日,包括同济医院、亚心医院、江汉大学、汉阳三中、青山第一幼儿园、武商、中商等在内的12家医院、学校、商圈单位负责人被武汉警方请进门来问政。
据警方现场统计,这次问政提出的33条建议和意见中,治安方面的有15条,交通方面的有8条,消防方面的有1条,其他方面有8条。武汉市公安局领导现场表示条条都将立项治理,要求辖区分局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本月内向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单位沟通回告。
11月28日,为确保“三圈”秩序长效治理,武汉市公安局随之出台了四项机制,即:建立完善实时问题收集、常态问题排查和定期问题通报制度;建立完善部门联动、警企联勤、群防群治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建立完善问题整改、分工负责、举报投诉查办等责任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现场督察、排名通报、追究倒查等追责问责工作机制。
其中,建立完善问题整改、分工负责、举报投诉查办等责任工作机制与建立完善现场督察、排名通报、追究倒查等追责问责工作机制备受关注。据武汉警方介绍,武汉市公安局要求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排查的问题逐一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责任民警,确定整改时限,确保按期完成治理。对“三圈”秩序治理重要事项实行交办制度,明确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完毕并回复。另外,警务督察部门每周对治理工作情况开展现场督察,督导落实整改。每季度开展考核排名通报,对考核排名末位的单位,责令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并给予通报批评;对未落实承诺整改事项造成负面影响的,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长期未得到有效整改的,对因工作不到位导致发生重大案事件和责任事故的,依法依纪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直至追究分管领导、主要领导责任。
据武汉警方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启动学校圈、医院圈、商圈“三圈”秩序专项治理行动以来,武汉市“三圈”区域的刑事、治安、交通、火灾警情分别同比下降27.6%、32.3%、11.2%、41.7%。建立更完善的机制,将更有利于对“三圈”秩序的长效治理。
警方还表示,将继续完善“三圈”治理长效工作机制,通过上门走访、实地暗访、加强回访、组织突访、重点专访,对“三圈”治理工作组织“回头看”,进一步加强排查,加强整改,巩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