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监狱管理局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狱园

巩固教育改造质量年活动成果,着力发展狱园文化,新疆兵团监狱管理局结合司法部在全国监狱系统开展的教育质量年活动为重要契机,汲取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警营活动的成功经验,同步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狱园活动,目的是通过活动,教育和引导服刑人员明是非、知廉耻、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着力打造平等、团结、文明、和谐的改造氛围。为兵团监狱转型发展和改造新疆罪犯积累经验。

建平台

将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习与生活

兵团监狱精心组织,拓宽渠道,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不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进狱园活动实效。各师局、监狱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广泛动员,通过召开优秀传统文化进狱园活动推进会、举办大墙艺术节等方式,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狱园活动深入开展,各监狱在着重突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内容的同时,将兵团军垦文化、地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融入到狱园文化活动中,皮恰克松地监狱将传统剪纸艺术与军垦文化相结合,制作出了一大批别具一格的剪纸艺术作品并在司法部“放飞梦想、重塑新生”活动评比中获得了多个奖项;高泉监狱独具特色的以班组为单位进行传统文化文艺演出、演讲朗诵,极大地调动了服刑人员学经典、诵经典的积极性;新湖监狱组织编创了《狱园二十四孝》和《狱园二十四孝漫画》,米兰监狱的大型“弟子规手语操”及石河子监狱的京剧、社火、广场舞表演等,成为了服刑人员道德教育的新亮点。目前,各监狱都开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堂,开办了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会、评书联播、传统文化心得交流等各类栏目,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征文、文艺演出、作品成果展、演讲、朗诵、知识竞赛等各类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入耳、入脑、入心、入行,提高了活动的内涵及质量,确保了活动取得实效。

造氛围

彰显美德,提升品位

兵团监狱以营造良好的监区文化氛围为依托,不断拓展优秀传统文化进狱园活动的丰富内涵。文明向上的狱园文化环境,和谐美好的狱园文化氛围,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活动开展以来,全系统本着“文化感人”“文化育人”的文化建监思路,依据自身实际,对狱园文化环境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和建设,突出了优秀传统文化气息,提升了狱园文化建设品位,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浸润服刑人员的心灵。阿拉尔监狱将文化育人与环境育人相结合,依托墙体文化、监舍文化,开辟了以国学为主要内容的宣传阵地;乌鲁克监狱在狱内建立了国学文化大型雕塑,旨在激励服刑人员抛弃恶习,早日新生;狱园环境独具意义的文化氛围,使优秀传统文化进狱园活动彰显出其更为丰富的内涵。

汲精华

以经典国学教育浸润失足浪子心

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人的建设。兵团监狱在长期的监管改造过程中总结出了服刑人员犯罪的根源是“缺孝道、缺诚信、缺仁爱、缺礼仪”。如何弥补服刑人员在这些道德方面的缺失是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传教融合,榜样引领,以培树身边的典型鲜活案例为示范,不断完善优秀传统文化进狱园的育人功效。今年以来,兵团监狱系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信、礼、贤、孝”等经典思想,作为重要的思想教育教学内容编入了教学计划,纳入了服刑人员课堂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其从“选修课”变为“必修课”。同时,各个监狱在注重课堂化教学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充实教育内容。一师监狱局将文化志愿者演讲团请入监狱,举办了六场中华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在服刑人员中产生极大的震撼;芳草湖监狱与乌鲁木齐尚古书画院签署了《共建协议书》,参与帮教的艺术家们现场与服刑人员们交流书法、绘画等中华传统艺术心得;新安监狱将孝文化作为服刑人员道德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加强孝文化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开展系列活动践行孝道,让他们在深受教育的同时真诚悔罪,树立改造信心。

出成效

见证文化的力量

在实现“四个认同”(祖国认同、中国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上出实招、见实效。文化如水,生长积累。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明传承永无止境。兵团监狱传统文化、优秀文化进狱园建设已初显成效。及时在监狱改造进程中引借势而为,将国学教育与地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灵活运用于服刑人员监管改造中,以法制规范行为、以国学洗涤心灵、以文化陶冶情操,开创出独具特色的服刑人员教育理论先河,迈开了走向特色文化监狱的脚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兵团监狱正怀着新的憧憬和期待,高扬起文化的风帆,绽放出个性文化的时代魅力,踏上监狱文化建设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