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规治党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有法度。依规治党,是反腐新常态下从严治党的必由之路。
为此,中央对新中国成立至2012年6月出台的党内法规制度进行了“摸底”,并于11月17日完成了首次中央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中央在全面筛查2.3万多件中央文件后,梳理出规范党组织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178件,经过清理,废止322件,宣布失效369件,继续有效的487件。这解决了党内法规制度中长期存在的不适应、不协调、不衔接、不一致问题,为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奠定了基础,也为实现依规治党提供了有效依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同时也向全党提出了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明确要求,为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指明了方向。这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坚定决心和治国智慧。
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规治党。依法治国,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依规治党,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党章和党内法规的规定管理党的事务,从事党的各项活动,进行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不断深化党的各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党治理国家的能力和水平。而依规治党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依规治党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依规治党,有利于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促使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依法办事,在依法治国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依规治党不仅是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更是为了保障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国家法律法规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和执行的。党规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关系到党对国家各项事业的领导和国家法律法规实施的效果,是关系到依法治国能否实现的关键环节。
坚持依规治党,就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继续做好作风整改工作,继续做好从严治党工作。我们党是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管理一个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一整套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能够为8600多万中国共产党党员确立行为规范。党规完善与否,关系着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大局,也关系着依法治国能否实现的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制定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等规章制度。通过这些党规,大大改进党的工作作风,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此次集中清理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亦是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为依规治党提供有力保障的重要措施。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各项事业都有新的特点,这就更需要牢固党的执政地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规治党是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举措,也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总体部署的重要内容。只有坚持依规治党,才能为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和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