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文保单位被拆之谜

    具有500年历史传承的横山草堂,在无锡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12年后,被悄然拆除。到底谁是拆迁者,至今仍是个谜。

 

   

    114日,无锡太湖之畔,雪浪山南麓。

    晚秋的残阳扫过空旷的田野,一个小小的池塘边上长满茂盛的芦苇,旁边散落一地雕花的窗棂和门框,芦苇丛的对面是一片残壁断垣。

    半个月之前,这里曾是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横山草堂的所在地,而今被夷为平地。

    横山草堂由明代知名文学家萧涵修建,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传承。最后一次迁址重建于无锡烧香浜北岸,距今超过400年。2003年被认定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812月,无锡市政府公布了首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名录,滨湖区的葛埭村因横山草堂等文物再次上榜。

    “这里的每一块门板都是一部历史,每一个住处都是一部教科书。”当时,无锡市政府高调承诺,将古村镇纳入地方法律法规保护范畴。

    而今日,花岗岩制作的“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还在,而横山草堂湮灭于历史的尘埃。

文脉余芳

    横山草堂旧址位于无锡市滨湖区雪浪镇葛埭村烧香浜岸旁,处于太湖的环抱之中,依偎在雪浪山脚下,明净的烧香浜河道从门前淌过。

    明景泰七年(1456年)文学家萧涵在横山建造草堂,兹后成为锡邑诗人吟诗论道、挥洒才情的文学沙龙,被人誉为“晋之兰亭”,有“山阴之胜”。明代诗人、兵部侍郎秦夔曾作诗“澹澹仙庄题诗去,满目溪山足胜游,旧日相思便陈迹,此生何异泛虚图?故园诗酒寻常去,又恐愁途又转蓬,回首竹林编七逸,虚名应不数王戎”赞美横山草堂,姜夔的诗集《横山草堂诗》载录了这段历史。

    相传雪浪山的得名也与横山草堂的文友们息息相关。一次,萧涵、姜夔等一班地方官吏和文人雅士相约横山赏雪,抬望眼处,只见银海一片,如波浪起伏连于太湖。姜夔饶有兴致地说:“多好看啊,雪的波浪。”雪浪山由此得名。同治年间的《萧氏宗谱》和萧涵的《山居别集》里均提到这段故事。

    五百余年的时光中,横山草堂与雪浪山如情侣一般厮守相望,虽历经沧桑。

    崇祯年间,萧涵第三子迁居横山南麓烧香浜,又迁来横山草堂,扩建塘社,凿池堆石。清咸丰年间,萧氏后裔两次整修。1936年,萧氏宗祠改建为敦睦中学。据文保碑刻记载,现存院落七进,房数十间,后花园已经灭失。

    实际上,横山草堂不仅是“文艺青年的会所”,也是民间善男信女及香客们的歇脚之地,见证着数百年的人间繁华。

    “横山寺进香都是走水路,到了这个地方下船,先到横山草堂小憩,然后再到山上进香,这里成了烧香人聚集的地方,因此称烧香浜。”知名摄影家刘大庆在他的博客“散落江南乡间的文化符号”系列文集中记述,他到无锡采风的第一站,就是到横山草堂,他用镜头记录下了这里典型的江南情韵“小桥流水人家”。

    “连浙江那边的人都过来,比春节还热闹。”

    无锡市民间艺术记录者王明荣介绍,每年农历庙会从三月初一开始,一直持续到三月底,四邻八乡的村庄十室九空,农民们不分男女老幼,纷纷摇着农船结伴而来,沿烧香浜直驰横山草堂。

      “各种杂技曲艺表演,敲铜锣的将铜锣穿过胳膊上的肉悬挂。”王明荣说。

    1966年,横山草堂遭遇了第一次浩劫,由姜夔题写的横山草堂牌匾遗失。此后,虽历经风雨,但横山草堂的基本规模和形制得以保留。

“文保”努力

    如今,雪浪山依然矗立,横山草堂和烧香浜整个村庄都消失了。

    “今年228日万达地产在这里搞开工典礼,我还参加了,那时候横山草堂还在。”王明荣说,“当时只剩下横山草堂,都以为文物保护单位不会拆除,实在不明白,怎么就拆了呢?”   

    横山草堂的废址上一片狼藉,周围有挖掘机轧过的痕迹。附近正在钻井勘探的施工人员表示,他们受雇于万达房地产公司。

    “无关人员,严禁进入”,几个简陋木制的提示牌斜插着算是警戒线。肖沁春说:“这是在向公安局提出要求之后,由雪浪镇办事处出面立的。”

    肖沁春是横山草堂的继承人,是萧涵的直系后裔,在海南省海口市工作。据她介绍,萧涵家族出自汉代名相萧何之后,到她的父亲萧墨芳是萧何的第七十五代孙,而她在族谱上排到第七十六代。

    “最后一次回到祖宅是在今年的清明节。”肖沁春说,109日她接到无锡山水城管委会拆迁指挥部工作人员的电话,要求回来谈拆迁补偿。

    “其实无锡市相关单位非常重视横山草堂的保护工作,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肖沁春表示,自己无法接受,也难以理解如此残局。

    公开的资料显示,1999年,无锡市锡山区将横山草堂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无锡市政府认定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举行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横山草堂所在的葛埭村从数千个行政村中脱颖而出,进入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名单。

    在媒体公开建议下,《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得以制定,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把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治轨道。

    2011年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办事处启动了无锡市太湖(蠡湖)新城流域治理水系优化,斥巨资引流活水整修烧香浜等河道,对横山草堂的周边环境也是一种改观。

    20139月,万达地产进驻无锡,横山草堂所在地块位于无锡万达文化旅游城规划区之内。

    201312月,滨湖区政府委托苏州一家古建园林公司对横山草堂进行了详细的勘察测绘,在查阅相关资料后,编制了迁移保护方案文本。

    该方案提出“以基础资料作为依据,以保护为重点,按照文物保护原则和施工规范对横山草堂进行整体保护设计”。

    此后,无锡市政府向江苏省政府专门请示。20143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对无锡市《关于市文物保护单位横山草堂迁移异地保护的请示》批复,同意无锡市提出的方案。

    批复中肯定,“横山草堂建筑规模较大,体现了无锡地方明清民居建筑风格,是研究无锡乃至江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应当予以保护。”批复文件同意将横山草堂迁移至雪浪山公园入口处。

    批复要求“文物建筑异地保护应严格按照不改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采用原形制、原工艺和原材料,充分展示原有建筑格局和形体风貌。”批复还要求工程竣工后由江苏省文物局组织验收。

    政府各级部门的重视令82岁的萧墨芳老人,倍感鼓舞。825日手书建议递交给滨湖区政府,对《横山草堂保护方案》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

    呼吁对横山草堂加强保护的,不仅仅是政府部门,民间的文化人士也积极奔走发声。7月底,当地一家媒体公开报道了市民对横山草堂破落不满:“前几年还有人住在里面呢,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开工后,草堂就感觉被废弃了一样,也没人管,眼看这么古老的建筑就要被埋没了,真是令人惋惜。”要求文保单位予以重视。

    而无锡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回应称:“前两年一直都有专人看管。由于万达文化旅游城的开工建设,计划将草堂迁移至雪浪山脚下。横山草堂迁址一事已得到江苏省文物局的批准,批文也已经下发了,预计今年内将迁至新址。”

谁是拆迁者

    因为要照看生病的父亲,肖沁春在接到无锡山水城管委会电话后并没有赶到无锡。1026日,她赶回祖屋。

    惊诧、愤怒、委屈、流泪、绝望,肖沁春的情绪几乎决堤崩溃。

    肖沁春是家中的长女,她代替父亲与政府进行所有的交涉。此时她不知道怎样给自己的父亲一个交代。临行之时,患病的父亲叮嘱她“建议政府在新迁址的横山草堂院内书屋厅前的天井里挖一口井,以便日后供子孙们饮水思源;移植前厅东西两厢房之间的花坛上的一丛天竹;后花园内原有东梅西桃两棵花树为先祖父手植,望在新址加栽之,在父母坟前立碑以纪念”等。

    情绪平复之后,肖沁春决定先瞒着父亲,但她要到每个单位去讨说法。

    葛埭社区是和她协商拆迁补偿的辅助单位。他们对没有达成协议拆迁表达了惋惜。一位副主任透露,他是晚上9点多接到派出所的通知才知道横山草堂被拆。

    “是拆房队的老板钱辉报的案,拆迁办曾经领着他看过横山草堂和旁边的另外一栋古建筑,要求不要误拆,因此钱辉还负有在拆迁之前保护横山草堂的责任。”知情人表示,“正常的程序是街道办或者山水城管委会拆迁办的人向钱辉下指令才可以拆迁。”

    “钱辉发现的时候已经拆完了,知道是古建,吓得半死,立马报警,雪浪镇派出所出警,当即控制了嫌疑人。”葛埭社区工作人员透露说。

    据了解,葛埭社区的工作人员曾经与无锡山水城办公室的一位宋姓工作人员“做肖沁春的工作”,但双方此前的几次接触并不融洽。

    “可能是万达项目整理场地的人拆除的。”无锡市山水城拆迁办公室主任杨耀忠表示,“我们肯定不能偷拆,我们拆迁肯定要依法进行。”

    “有些施工来不及,拆迁指挥部仅仅是告诉他们拆旁边的一栋房屋。”杨耀忠证实,他们曾经派去另外一个拆房队,结果发现已经被拆了。据杨耀忠判断,拆迁者可能为万达平整土地的工队。

    无锡万达文化旅游城总占地3260余亩,横山草堂位于规划图上显示为A4的地块。可以确定的事实是,这个地块并没有进行招拍挂,目前还是集体土地。

    115日,滨湖区雪浪镇派出所一名警察表示,有多名人员参与拆迁,并有大型机械介入。

    “已经立了刑案,但是暂时没有对责任人采取强制措施。有的人不是马上就能够找得到。”这位警察表示案情复杂,可能有文物贩子介入。

    当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质疑是否会造成串供时,该警察表示:“在拆迁之前串供已经开始了。”

    “我们要把破坏文物的人揪出来。我们的战线是一致的。两块文保标志碑是我们去立的,这也是对文保部门的破坏。”无锡市文广新局的态度截然不同,工作人员赵铭(化名)说,这是无锡市发生的第一起文保单位被拆迁的恶性案件,文保处刘宝山处长在事发后曾经多次到现场查看。

    “就横山草堂和乡土建筑敦睦中学被损毁,文广新局向市政府打了一个紧急报告,并报送给分管常委王国中。”赵铭表示。

    该报告提出系列应对措施:“立即批准迁移方案,修复文保建筑,减小社会影响和损失;要求市纪委、监察局牵头,建立规划局、城乡建设与文物保护有效衔接机制;进一步加强文物行政执法机构的建设,增强领导对文物保护的法规教育,向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联系通报。”

    报告提示,发生这样文保案件应对不当的话,可能会对无锡市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造成影响,不排除被“一票否决”。

    无锡市文广新局对雪浪镇派出所办案的力度显然不够满意。“该报告向市政府要求无锡市公安局介入对案件进行调查。”赵铭说,“文物法处罚比较轻,没有力度。”

    “以前的两年都有人看守,而现在竟然被拆除。具体负责巡查保护的责任在滨湖区,迁移的主体是在雪浪山公园景区。”赵铭表示,无锡市有400多个文保单位,市文广新局文保处人手严重不足。

    除无锡市公安局外,报告指向的另外一个责任主体是滨湖区政府。

    滨湖区文广新局吴钊(化名)没有对监管责任作出正面回应。

    1022日公安接到报告,有人偷拆横山草堂,警方立案侦查。初步查明,是施工企业里面有人偷拆横山草堂,砖瓦和木头都拆掉了。”据吴钊透露,“木头都追回来了。目前已经控制了法人代表,是一个叫创天(音)的土地平整公司拆掉了横山草堂。”

    “横山草堂被拆,作为主管部门感到痛惜。”吴钊表示,城镇化的速度如此之快,文保监管乏力,看守人去上一个厕所,文物都可能消失。

    “江南小桥流水,村庄没有了,单单留下一座小桥有什么用呢?这个留不住乡愁。”吴钊说,“文广部门正在加强巡查,要吸取横山草堂的教训,举一反三。”

    “区里面的主要领导还有雪浪山公园的人年底都要更换,但横山草堂肯定要重建。”吴钊表示,“这个不仅是区政府的意思,而且是省政府的意思。”

    1115日,无锡山水城拆迁办公室安排一位姓许的副主任与肖沁春谈判。“目前就是在谈赔偿。至于会不会再建,无法确定。”

    “到底是谁拆了文保单位?祖屋被拆如何向父亲交代?如何向逝去的祖先交代?”肖沁春自言自语,一脸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