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扫黑”:由乱到治,由治到稳

    2009年,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被省、市列为打黑除恶重点整治县,如今,这个曾经让人谈恶色变、缺乏安全感的县城,经过治理实现了由乱到治,由治到稳,并连续4年跻身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的行列。永兴县创造的具有永兴特色的平安建设经验,一时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2009年,彬州市永兴县社会治安一度十分混乱,黑恶势力犯罪十分猖獗,街头舞刀弄棒、砍砍杀杀现象时有发生,城区抢劫、抢夺最多时每周十余起,群众缺乏安全感。

    面对社会治安严峻形势,该县委、县政府狠下决心,重拳出击,以打黑除恶为突破口,强力开展治安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铁腕治理的结果大幅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这方面,湖南省民调数据是最能体现工作水平和工作成效的指标。

    据了解,该项民调数据通过电话和问卷的方式,随机抽查内容包括:社会治安、群众安全感、政法干警的形象、服务态度等几十个选项,进行排队打分。

    在全省综治民调中,永兴在几年间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

深受黑恶势力之害

    永兴县地处湘南腹地,总面积1979平方公里,辖817乡,总人口64.3万,是郴州市人口第二大县,矿产资源丰富。由于历史的原因,永兴县的人文社情比较复杂,历来民风剽悍,宗族观念浓厚,宗派矛盾、矿山纠纷、民事纠纷较为突出。

    永兴县的马田地区,因黑恶势力团伙盘踞,过去路过此地的群众深受其害,社会影响极坏,全国远近闻名。

    2009年,永兴“两抢”猖獗,平均每天大约要发生8起案件。

    有的女干部在来永兴工作之前,都会有人告诉她:“你不要来永兴,来了晚上不要带包出去,不要一个人出去。”

    当时,全县社会治安形势复杂,特别是黑恶势力犯罪这一社会“毒瘤”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滋生暗长,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乱源。 

    据了解,当时该县的黑恶势力犯罪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活动:涉黑涉恶团伙之间因争地夺利,经常引发聚众斗殴、持刀持械伤人等违法犯罪案件;为非法敛财,涉黑涉恶团伙开设赌场和卖淫场所,从事非法护赌、贩卖毒品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长期盘踞公共场所,采取暴力威胁等手段收取保护费,其中尤以县电影院一带和各大宾馆较突出;公然在永兴一中、二中收“小弟”,并向学生收取保护费,扰乱学校秩序,给校园环境带来恶劣影响,带坏一批学生和社会青年;插手经济建设,以暴力手段控制招投标、强占工程项目建设,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环境;通过贿选、暴力拉票等方式渗透基层政权,对村级政权实施控制。

    2009年末,刚刚走马上任的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傅景龙面对永兴平安基础如此薄弱的严峻形势,痛下决心,他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全力支持下,以打黑除恶为重点,以队伍建设为根本,率领全县公安民警立志大打“翻身仗”。

    永兴县干部群众至今记忆犹新,2010323日,永兴县在县一中举行打黑除恶公捕公判大会,60名黑恶势力犯罪嫌疑人被公开宣捕,20名被告人被公开宣判。场面震撼,足见政府打黑除恶的信心和决心。

打黑除恶全县“一盘棋”

    值得一提的是,在打黑除恶专项行动上,永兴县委、县政府达成高度共识。

    4年多来,县主要领导、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先后8次就打黑除恶工作发表电视讲话。

    为了在保障上更为有力,县里成立了打黑除恶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常务副组长,打黑除恶小组下设打黑办。每年打黑除恶专项经费就有60万元。

    县委政法委充分发挥组织、指挥、协调作用,确保全县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政法各部门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公安、检察、法院坚持快侦快破、快捕快诉、快审快结。

    在侦办史廷辉、史廷灿涉黑涉恶团伙时,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傅景龙亲自安排人员调查,秘密收集犯罪事实,固定证据。经过近半年的工作,该团伙的大部分犯罪事实和证据被固定后,傅景龙协调公安机关调集150余名警力开展集中抓捕行动,一举抓获涉案人员43名,彻底捣毁了该团伙。

    在打黑除恶专项行动中,面对经费、人员紧张,有些工作推动艰难的问题,作为政法委书记的傅景龙从没有想过退缩,他说:“我们要为成功想办法,不能为失败找借口,要勇往直前,披荆斩棘,将黑恶势力斩草除根!”这种气度和气魄感染了他身边的所有人。

    由于多次亲力亲为,亲自参与,傅景龙几度被跟踪并遭威胁,犯罪分子对他是既痛恨又畏惧。有老百姓听说后很担心,纷纷表示:“你们一定要保护好傅书记啊!”

    对于抓捕的黑恶犯罪分子,永兴县在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的基础上,一律依法从重判处。

    2010315日,郴州400多名警力连夜实施抓捕,一举摧毁以陈晓青、戴林辉、许以国为首的永兴特大涉黑组织,抓获团伙成员52名。此案被称为郴州“9·22”打黑专案,轰动湖南。

    对黑恶犯罪分子永兴县绝不手软。据统计,永兴县法院对黑恶犯罪分子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率达100%,重判率达39.77%。“9·22”“6·11”等涉黑团伙成员分别被判处死刑、死缓、有期徒刑15年至20年的重刑。

从严追究有奖有惩

    打黑除恶专项行动中,永兴县党委和政府对因乡镇、单位摸排不扎实导致黑恶犯罪分子逃避打击的,坚决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对办关系案、金钱案和徇私枉法、充当保护伞的,不管什么人,不管在什么位置上,一律从严追究责任。

    在对徇私枉法追究责任的同时,永兴县委领导班子也重奖打黑除恶中的有功民警,并对他们提拔重用。

    20105月,永兴县委对县公安局邓志辉等4名在打黑除恶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民警优先解决职级待遇。严格兑现《永兴县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奖励办法》,凡省市打黑办每认定一个黑恶团伙,给予1万元至3万元的奖励。4年来共发放办案奖金50多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办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一方面出重拳、用重典,坚持“打防结合”,编织了密集、全覆盖的打击犯罪、预防犯罪“火力网”;另一方面用铁的手腕、铁的纪律,狠抓队伍建设,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营造了“人人身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压力”的氛围,广大公安民警作风明显转变,士气高涨。

    当地人介绍,在过去社会治安环境下,黑恶势力在半个小时就可以“紧急集合”100人,寻衅滋事、聚众斗殴、街头火拼经常发生,县城街头黑恶势力打打杀杀的血腥场面经常出现,有如香港电影中的黑社会,居民惶惶不可终日。

如今的永兴街头,就连一般性的抢夺现象基本上都看不到了,治安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善。一个平安的永兴又回来了。

基层组织严防渗透

    打黑除恶的过程中,永兴县委、县政府发现,黑恶实力有向基层组织渗透的迹象。其中,陈晓青、许以国、戴林辉黑社会性质组织的3名头目在落网前均曾经或正担任村支书、村主任等职务,教训极为深刻。

    为严防黑恶人员向基层政权渗透,在2011年、2014年村“两委”换届中,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以下3方面措施防微杜渐。

    首先,严格选拔任用条件。规定在选举前3年内受过刑事处罚和党纪处分的,正在被纪检、司法机关立案审查的或处分期限未满的,被县级公安机关列为重点对象的等六类人不能作为村“两委”候选人。

    其次,严格选人用人“三关”。即把好考察关、资格关、审查关,对不符合当选条件的由县委组织部责令相关乡镇免除其职务,依法重新选举。

    最后,规范选拔任用程序。即规范提名推荐程序、规范投票选举程序、规范公开公示程序。

    以打黑除恶为契机,永兴启动大案攻坚及治安重点地区集中整治等专项行动,净化社会治安环境。为了随时排查治安隐患,尤其是涉黑涉恶线索,严厉打击,永兴县按照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乡镇、村、社区的综治网络建设,在全县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强综治网络建设,不漏掉丝毫涉黑涉恶线索。

    过去,部分涉黑重灾区的村民以偷抢为业,专项行动后,政府对这些地区的村民以引导为主,鼓励他们外出打工,并通过项目开发为之提供就业机会。

    永兴县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同时,也把城区的治安防控作为防范黑恶势力的第一道防线来抓。2010年以来,县城区共投入1200万元,建设平安城市治安监控平台,进一步织密城区监控网。拟规划建设视频监控至少6000个,逐步构建全覆盖、无盲区的治安防控“天网”。县城区组建了一支150人的治安巡逻队,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了10个高标准的治安岗亭,实行24小时巡逻值守。同时,各乡镇分别组建了一支68人的治安巡逻队,组织巡逻保平安。

    20121225日,在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永兴县首次被授予省级“平安县”称号。从摘掉“全省打黑除恶重点县”的帽子,到成功创建省级“平安县”,永兴县在这条路上跋涉了3年。 

    社会治安由乱到治、违法犯罪由多到少、队伍形象由差到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由低到高、综治工作由后进到先进,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犹如“蚕蛹化蝶”。如今,经历过阵痛之后的永兴县,正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