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警务”为“平安答卷”加分
近几年,陕西省石泉县公安局从“小警务”入手,把小警情、小案件、小矛盾、小纠纷、小求助当大事抓,相继侦破了一批大要案件,抓获了一批犯罪嫌疑人,积极主动帮助了一批弱势群体,为辖区群众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平安答卷”。
“这个小地方的公安真是不简单……”近年来,很多外地流窜的不法分子在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落入“法网”,对这个“小地方”的公安工作刮目相看。一些在多地流窜作案的盗窃犯罪团伙,在这个“小地方”栽了跟头;曾经利用“神医消灾”诈骗手法在多地得逞的不法分子,刚在这个“穷山沟”诈骗得手,便被当地公安民警一举擒获;一些组织严密、投机钻营的赌博团伙,试图到当地的大山深处开设赌场,殊不知,赌博摊子尚未摆热乎,便被“一锅端”……
近几年,石泉县公安局从“小警务”入手,把小警情、小案件、小矛盾、小纠纷、小求助当大事抓,相继侦破了一批大要案件,抓获了一批犯罪嫌疑人,积极主动帮助了一批弱势群体,为辖区群众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平安答卷”。
巧借平台促和谐
“我的身份证不慎丢失了,马上就要艺考了,如何才能最快地办理好身份证……”4月初,在百度石泉贴吧,一位中学生发出这样的帖子,迅即引起石泉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治安大队长胡朝根的高度重视。根据发帖内容,石泉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立即与相关学生取得联系。在确认相关信息之后,胡朝根立即与陕西省公安厅制证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协调,最终通过“特事特办”帮助两位考生在艺考之前顺利拿到正式身份证。
上述事件只是石泉县公安局巧借新兴媒体优势,妥善处置“小警务”的缩影。目前,石泉县公安局不仅创建了石泉县公安信息网,还注册了石泉公安微博,并且借助百度贴吧、网络论坛等平台及时进行警情发布、警情通报、预警提示等,这些平台都成为力促社会和谐稳定的无形力量。
据了解,今年9月中旬,安康市公安局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方便人民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特制定了改进作风便民利民7类44项措施,如推行节假日预约制度、出入境证件办理便捷服务,提高居民户籍证件办理效率,优化交通管理服务等。据石泉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社区民警叶志远介绍,为让群众知晓这些惠民措施,他们就是通过微信平台、百度贴吧等各种网络平台进行宣传。
除此之外,该县公安局利用公安网、互联网、视频网,集中搭建了“网上作战集成平台”。通过该平台,解决了有限警力配置失调、大量信息孤立分散、已建系统空转乏力等难题。例如,“6·30”迎丰镇重大杀人案发生后,石泉县公安局充分发挥“三网合侦”优势,立即启动合成作战模式。接报2小时内准确锁定刘某为本案重大嫌疑对象,5小时内圈定刘某作案前后行踪轨迹;随即开展目标排查追捕行动,4天内将刘某在深圳抓捕归案。
2013年石泉公安局通过“三网合侦”直接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1起,协助破获各类刑事案件82起,侦破电信诈骗案件4起,精确导侦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41名。
石泉县公安局对于网络舆情的高度重视,也赢得了广大网友的拥护与支持,广大网友在对公安工作给予“点赞”的同时,也纷纷参与到社会平安建设的队伍当中来。
提升农村“平安指数”
石泉县位于陕西南部山区,群众大部分散居住在大山深处,给公安机关打防和服务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为使大量警力沉到基层一线,农村道路“见警率”由过去不到20%提高到70%、处警速度从平均30分钟缩短到10分钟……
社区民警叶志远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今年年初,石泉县为了使警务改革与群众意愿无缝对接,石泉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治安大队队长胡朝根提出了以“百警联百村”为内容的强基创安活动,在聚力夯实基层基础上做文章。
他们要求基层民警以“铁脚板”踏遍山区各个角落,走遍每一户农家。他们协调警务室民警兼任社区(村)副主任,积极固化“八警强社区”(每个社区配备2名基础工作民警、2名办案民警和4名巡逻民警)的社区民警专职化模式,做精社区警务。
据叶志远反映,目前该县200名民警已与200多个村组社区实现了一对一包干方式,在定时包联、定量考核、定责问效,做细基础工作的同时,发动各界群众参与平安建设。同时,借助“百警联百村”辐射效应,他们还建立了信息中心和基层所队网点信息员队伍,组建50人应急处突“尖刀队”,开展常态化反恐实战训练和应急处置演练,并逐镇建立处突备勤平台,实现快速反应、规范处置,发动群众参与应急处突和矛盾纠纷化解。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治安水平,为建立联动机制,石泉公安实现了“所队合一”,即交通管理中队与所在镇派出所实行一体化运作,派出所所长既是辖区社会治安的第一责任人,同时兼任交警中队长。
叶志远举例说,过去交通管理中队与镇派出所是完全分离的,自从“所队合一”后,农村警力更加集中,过去派出所只有四五名民警的,如今从原片区交警中队撤并机构,给所上调配了2名民警,加上镇政府为派出所解决5名协警,可用警力一下增加了2倍多。叶志远反映,一体化运作,农村警力资源更集约、更主动、更实战,不仅抓了农村交通安全,还能更多地接地气抓基础抓防范。“现在每名民警的压力都很大,肩上都有自己的担子,不过农村治安明显好多了。”叶志远说。
主动援手困难户
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石泉公安局积极主动援手弱势群体,用心为民解难,也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赞赏。
今年4月9日上午,在石泉县后柳镇长兴村,73岁高龄的梅金富老人,紧紧地握住民警的手感谢民警,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把事情办好了。前些年,梅金富老人一直跟随女儿在外地生活,但自己的户口却不知何时丢失。如今,国家的孝老惠老政策越来越多,为了能够享受到这些利好政策,梅金富老人来到石泉县公安局后柳派出所补办户口。
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后,后柳派出所所长秦浩带领民警主动上门服务,先后3次来到长兴村进行调查取证,最终顺利地帮老人办理好了户口以及身份证件。
据了解,为处理好“小警情”、及时办理好“小案件”,该局对每一起报警案件,及时完成处置核实、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等规定动作,不计成本、不讲条件,以最好的结果回馈当事人。算起这笔民生账,石泉县公安局局长张鹏肯定地说:“只要群众满意了,把钱花在再小的案件上也值得!”
4月16日上午,石泉县城关镇敬老院迎来了一位“新人”,今年60多岁的胡某,在石泉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的积极沟通下,顺利地住进了敬老院,从此结束了自己的漂泊生活。今年3月初,民警在走村入户了解民意时,在石泉县城关镇白火石湾村一处破烂不堪的民房外,看到一位年迈的老人,衣衫褴褛。民警进一步对老人进行了耐心的询问。原来,前些年,胡某一直在外面打工,虽然收入不多,但也能勉强维持生计。
由于前两年闹了一场病,胡某到外面打工难以找到合适工作。尤其令胡某难受的是,早些年自己为了躲避税收,户口也弄丢了。如今,利好政策越来越好,可没有户籍的胡某只能望而兴叹。了解到胡某的困境,民警边想办法协调解决胡某的户口问题,边将胡某的情况及时转交到石泉县城关镇相关部门。经过公安民警耐心细致的工作,胡某的户口问题不仅顺利得到了解决,同时,也顺利地住进了当地的敬老院。
今年以来,石泉县公安局先后帮助30多个贫困家庭和个人解决现实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