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鹰派”陷反洗钱调查

美国前高级外交官哈利勒扎德

 

    美国前高级外交官、杰出的中亚及中东问题专家扎勒迈·哈利勒扎德,因涉嫌逃税和洗钱被美国司法部调查。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他“温和鹰派”的面目不断还原,美国健全的“反洗钱”立法优势也不断彰显。

 

    提起美国前驻联合国代表扎勒迈·哈利勒扎德,如果不是奥地利《侧面》周刊的报道,他仍然是一名“美国杰出的中亚及中东问题专家”。这种虚幻的光环,也将会长期笼罩在这位曾在“世界最危险的地方”工作的外交官身上。

但是,目前情况有了变化。

    日,奥地利《侧面》周刊报道称,曾先后担任美国驻阿富汗、伊拉克和联合国大使的扎勒迈·哈利勒扎德,因涉嫌逃税和洗钱接受美国司法部调查。

    美国国家公诉人托马斯·威克斯也证实了奥地利《侧面》周刊的报道,但拒绝透露更多细节。该报道透露,扎勒迈·哈利勒扎德于20135月将115万欧元(约合172万美元)转至其奥地利裔美国籍妻子谢丽尔·贝纳德在奥地利维也纳的银行账户。报道同时指出,该笔款项来自于伊拉克和阿联酋的石油及建筑业务活动。

    因此,谢丽尔·贝纳德的多个银行账户遭到冻结。据悉,资金冻结行为源自美国司法部对奥地利发出的司法协助请求。

    据统计,全球每年非法洗钱的数额约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2%5%,介于6000亿至1.8万亿美元之间,且每年以1000亿美元的数额不断增加。世界各国都对洗钱活动予以高度重视,纷纷通过立法对其加以控制。

对此,美国也不例外。

一个“温和派”的真面目

    阿富汗政局的变动,使哈利勒扎德从注意经济利益的“温和派”,迅速还原为新保守主义鹰派的本来面目。

    1951322日,扎勒迈·哈利勒扎德出生于阿富汗北部马扎里沙里夫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穆斯林家庭,长大后在一所精英学校念完中学。

    高中毕业后,哈利勒扎德先就读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美国大学,之后移民美国,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最终掌握了多国语言。

    1979年,哈利勒扎德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政治学。离开大学后他曾进入美国加州联合石油公司,担任过管理职位。1984年,哈利勒扎德进入美国国务院,之后陆续在国防部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任职,负责中东政策研究。

    克林顿时期,哈利勒扎德退出政坛。共和党在2000年总统大选中获胜后,哈利勒扎德再度回到政府并获得重用,成为布什总统的中东问题智囊团成员。

    2003年,哈利勒扎德被任命为美国驻阿富汗大使,曾担任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的贴身顾问。2005年到2007年,他任美国驻伊拉克大使,之后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

    哈利勒扎德凭借其丰富的外交经验,经常在美国的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是美国国际新闻节目的常客。此外,他还是美国多家企业及学术机构的董事会成员,并执掌着一家全球性顾问公司。

    直到奥地利《侧面》周刊发表了对哈利勒扎德涉嫌洗钱的报道,人们才恍然大悟,过去他曾经在对待阿富汗武装组织上的前后矛盾态度,恰好是舆论和批评人士指责的焦点。

    那时,克林顿总统上台后,哈利勒扎德离开政府,进入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美国尤尼科公司担任顾问,从事对外投资风险分析。

    当时,尤尼科公司曾计划在阿富汗建造一条耗资20亿美元的石油天然气管道,但阿富汗还在塔利班政权控制之下。虽然已不是政府官员,哈利勒扎德却积极敦促克林顿政府对塔利班政权采取温和政策,很明显,这一态度与尤尼科公司要在阿富汗建造石油管道有关。

    更令人瞠目的是,哈利勒扎德还在《华盛顿邮报》发表评论称,塔利班不是反美政权,美国应该对其实施人道主义援助,帮助其振兴经济。

    1998年,相关证据表明,塔利班组织参与了袭击美国驻东非的大使馆。此后,尤尼科公司中止了和塔利班的接触,哈利勒扎德也彻底转变了腔调,指责阿富汗是一个“流氓国家”,并提出了改变阿富汗政权的战略。

    阿富汗政局的变动,使哈利勒扎德从一个注意经济利益的“温和派”,迅速还原为新保守主义鹰派的本来面目。

    经历了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火,哈利勒扎德最终成为设立在华盛顿的国际商业咨询公司哈利勒扎德联合公司总裁,其母公司为私人投资集团狮鹫投资,而哈利勒扎德联合公司则专注于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业务。

    这种在商界和政界的摇摆行为,也为哈利勒扎德日后涉嫌通过妻子洗钱,并被美国司法部门调查埋下了伏笔。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在哈利勒扎德案中,那笔总额115万欧元(约合172万美元)的交易很快引起奥地利检方的怀疑。

    洗钱,又称洗黑钱,指将犯罪或其他非法手段所获得的金钱,经过若干方法“洗净”为看似合法的资金。

    “洗钱”一词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黑手党的一个金融专家购买了一台投币式洗衣机,开了一个洗衣店。在每天晚上计算当天的洗衣收入时,他把其他非法所得的赃款加入其中,再向税务申报纳税,扣去其应缴的税款外,剩下的非法得来的钱财就成了他的合法收入。

    洗黑钱有共通特征,例如高额、不明来历,在组织及账户中间流动,主要目的是清洗或含糊资金的来源地,不计成本。

    作为世界上最早出现洗钱活动,并且是洗钱犯罪的重灾区,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就开始制定涉及反洗钱的法律。直至今日,美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为成熟的反洗钱制度。

    美国在打击国内洗钱犯罪的同时,还加强国际合作,从而打击跨国洗钱犯罪。在调查美国前外交官哈利勒扎德涉嫌洗钱一案时,美国司法部得益于奥地利金融市场监管局对境内金融机构频密的现场核查监督。

    201010月开始,奥地利金融市场监管局打击洗钱的权力就得到了加强,例如:它有权列出某些高风险企业或高风险国家的名单以进行其特别监督。

    2010111日,奥地利再次修改了反洗钱法,比如:客户在大额取款时,需要同时提供存折密码和出示原始存款人身份证明;涉嫌洗钱的金融机构有义务向奥地利联邦刑警局作出说明等。这些条款进一步强化了对资金流动的监管。

    因此,奥地利金融机构内的大额资金流动,通常会引发监管部门的注意。在哈利勒扎德一案中,那笔总额115万欧元(约合172万美元)的交易很快就引起奥地利检方的怀疑,这直接导致美国司法部门迅速介入调查,目标直指美国前高级外交官夫妇。

美国反腐措施可借鉴

    “美国在打击跨国洗钱方面有着丰富的操作经验,对中国现行的反腐败也有借鉴意义。”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说。

    各国的金融机构是反洗钱的第一道防线,信息披露更是重中之重。

    金融机构反洗钱信息披露制度的核心是金融信息,而国际金融机构在长期实践中已经建立起了一套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反洗钱管理制度。比如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信息保存制度和大额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在司法实践中,美国司法部不仅从诈骗犯和贩毒者身上追查银行洗钱线索,还从大量犯罪活动的相关嫌疑犯身上全方位寻找有用信息。大批不法分子为了争取减刑,常常也会透露很多银行、赌场、汇款业务、支票兑现所、经纪交易商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洗钱行为。在美国检察官看来,任何罪犯的资金流向都可以成为一个找出相关洗钱金融机构的潜在入口。

    美国反洗钱的立法,随着对洗钱危害性的认识也在逐步地发生变化,这鲜明地体现在美国的国家反洗钱战略中。

    美国政府认为,洗钱和腐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洗钱使得国外腐败官员能够系统地将公共财产转变为个人使用,进而降低美国推动民主政治和向海外发展经济的努力。

    因此,美国的反洗钱法案不断扩大其监管范围,除了包括通过银行运作资金外,还包括通过其他金融实体运作资金,美国监管当局试图囊括所有大额资金可以流动的机构。

    2010年,美国司法部专门成立了洗钱和银行诚信科。该科的十几名检察官,主要负责确保金融机构遵守美国法律,尤其是遵守反洗钱法条款(《银行保密法案》)。该科恰好弥补了美国联邦金融监管人员缺乏反洗钱专门知识和技能的缺陷。

    “可以看出,美国近期明显加大了对本国公民海外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美国在打击跨国洗钱方面有着丰富的操作经验,对中国现行的反腐败也有借鉴意义。”

    胡星斗建议,中国可以和美国共同探索两国打击非法转移资金的行为,双方目前法律上的差异,并不妨碍在司法领域民事方面的合作,“可采取先民事后刑事的步骤,用更灵活的机制,解决双方在司法领域的合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