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塑国际债权债务规则体系
联大表决通过“推动为主权债务重组进程建立多边法律框架”决议
68届联合国大会第107次全会表决通过的“推动为主权债务重组进程建立多边法律框架”决议,将有效推动主权债务管理与重组的透明性,重塑公开、公平、公正的国际债权债务规则体系。
2014年9月9日,第68届联合国大会举行的第107次全会上,以124票支持、11票反对和41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推动为主权债务重组进程建立多边法律框架”决议。这意味着针对主权债务的追偿和重组,将更多地倚赖以公平与发展为内核的国际法律框架。
这一决议是由阿根廷倡议提出,由玻利维亚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向联合国大会(以下简称“联大”)提交。该决议强调,应就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达成有效、全面和持久的解决方案,决定在第69届联大期间通过政府间谈判进程,为主权债务重组进程建立一个多边法律框架,以提高国际金融体系的效率、稳定和可预见性,实现持久、包容和公正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对此,中国代表投了赞成票。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王民大使在决议通过后发言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国家外债可持续性面临更大困难。国际社会应采取行动,进一步完善国际金融治理,防止投机资本阻碍国家主权债务重组进程,有效抵御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古希腊也有主权债务危机
所谓的主权债务重组问题,是指困扰发展中国家多年的国家外债问题。人类历史上一直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个人或企业欠下的债务可以诉求法庭解决,而国家欠下的债务则难以找到跨国法院进行管辖,多数只能诉诸政治博弈,甚至武力。
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曾经出现过主权债务危机。当时控制着海洋的雅典联盟共有13个城邦,却有10个城邦拖欠提洛神庙的贷款无法归还,但联盟实际控制在雅典手中,既无动力又无能力劝导这些欠债的城邦还钱。在这里,欠债还钱的规则和维护债权的律法没有了用武之处。
投机资本阻碍主权债务重组
本次联合国大会所讨论的主权债务问题,主要是针对金融危机之后,发展中国家由于出口减退、经济放缓等原因导致的无力偿还债务的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后,令全世界债权人头疼不已的主权债务问题莫过于以希腊为代表的欧债危机。
然而,或许很少有人注意到,事实上,希腊债务危机并不完全是自身经济衰退或财务不慎导致的,背后还有高盛等国际资本集团的介入和阴谋。他们正是王民大使在本次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所提到的,阻碍国家主权债务重组进程的国际投机资本。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隐患,早在2001年就埋下了。2001年高盛帮助希腊设计了10年期的“货币掉期交易(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资产的交易形式,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金融衍生产品之一、国际金融机构规避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重要工具。)”,将希腊政府10亿欧元的债务“变性”为投资,从而使其账面上的负债率和预算赤字符合了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高盛通过“偷梁换柱”赚了3亿欧元的佣金。然而它的目标绝非仅限于“赚小费”,而是看空希腊,购买了20年期的10亿欧元定期存单(英文简称“CDs”,是相对低风险及容易转换成现金的投资)的“信用违约互换保险”。一旦希腊的债务问题出现,对希腊支付能力承保的CDs价值翻番上涨。购买此项CDs的高盛自然将大获其利。这就是当年高盛种下的“木马”。
2010年,启动这个“木马”的时机到了,高盛和另外两家持有这项CDs的对冲基金开始疯狂唱衰希腊的支付能力。华尔街掌控的评级机构马上“参战”,压低希腊信誉等级,展开立体式进攻。
与此同时,原本欢迎融资的华尔街各家银行“翻脸不认人”,拒绝向希腊、葡萄牙、爱尔兰等国借钱。雪上加霜的是,其他持有欧元的华尔街金融大鳄“在看不见的手引导下”轮番大额抛售欧元。欧元狂跌15%的同时,希腊国债CDs竟然翻了3倍,高盛狙击希腊的投机绞杀大获成功。
此次“金融战”中,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政府。它既转移了公众对美国债务危机的注意力,又在欧洲事务上获得了极大的话语权。华尔街金融家这支西装革履的特种部队,再一次用货币战争的手段,既赚得盆满钵满,又保护了美国的国家利益。
因此,正如同王民大使所说,传统的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需要进一步改革,应进一步完善主权债务重组的国际规则,进一步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进一步为发展中国家减免债务创造条件,推动早日建立公平有效、面向发展的国际债务重组和解决机制,而不是任由国际投机资本利用自己主导的规则获利。
此次联合国大会确定的“多边法律框架”协议,将有效地推动主权债务管理与重组的透明性,重塑公开、公平、公正的国际债权债务规则体系。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也将在主权债务重组的法律规则重建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系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