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老照片背后的历史

   “现场掌声经久不息,与会代表纷纷大声问候小平同志,如果不是小平同志做了表示大家停下来的手势,掌声根本就没有停的意思。”

201486日,原中国法学会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景延,小心翼翼地从口袋中抽出一个白色信封,郑重地对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说:“这是当年邓小平同志参加法学会复建大会的照片,人民日报的一位记者同志给我的,现在很难找了,你们一定要保存好,把这段历史传下去。”

现年85岁的张景延是中国法学会复建的亲历者和组织者之一,也是建设和发展法学会的元老级人物。

在张景延缓慢的讲述中,我们有幸得以一窥照片中的历史。


邓小平倡议重建法学会

“我们在‘无法无天’的日子里过得很久了,太需要有一个好的制度,法学会的复建给予了我希望。”

1979年底,“文革”刚结束不久,百废待兴,法学工作也不例外。法学研究者们希望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也期盼着法治春天的到来。

但是,他们只能观望,不敢轻易表达。

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彭真等中央领导人,认识到了法学研究对国家的重要性。在邓和彭等人的倡议下,中央于1979年底开始着手启动中国法学会的重建工作,停止运转多年的法学会系统也得以迎来了“第二春”。

那一年,结束长达20多年下放劳动不久的张景延,刚刚被组织安排到司法部工作,他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兴奋不已。

他说:“我们在‘无法无天’的日子里过得太久了,太需要有一个好的制度,法学会的复建给予了我希望,我当时毫不犹豫地向组织打了报告,希望参与法学会的工作。”

1980430日,司法部向中央上报《关于成立中国法律学会的请示》,628日,中央领导批准了上述“请示”,决定成立中国法律学会筹备小组。

当时,张景延成为筹备小组的工作成员之一。

“那些日子,工作很苦也很累,但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很兴奋,也可以说是幸福。从寻找办公地点到撰写报告,这些人都在连轴转,但从没有一个人抱怨。”张景延回忆起那段日子,十分激动。

终于,经过两年多筹备,1982722日,中国政治法律学会更名为中国法学会,召开了恢复重建后的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遴选领导班子成员。


紧张的成立大会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初的我实在想不到邓小平这样的中央领导会如此关心我们法学的发展,这对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梁毅说。

1982722日,注定是中国法学历史上重要的一天。

那一天,中国法学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京西宾馆礼堂隆重举行。大会开幕式由中国法学会筹备委员会主任杨秀峰主持。彭真受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委托代表党中央出席,在大会上,他以富有感染力的演讲方式作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讲话。

据当年在场的工作人员、原中国法学会会员部主任梁毅回忆,“彭真当年还时不时地与杨秀峰等领导沟通,反复强调法学会工作的重要性。当时大家的表现都很激动,我记得彭真讲完话后,掌声持续的时间很长,我甚至抑制不住地在欢呼。”梁毅至今仍能边回忆边模仿出当年的动作。

“令人兴奋的事还远远没有结束。”梁毅说,当天上午的大会结束后,与会领导随即召开了会务工作会议。

在会上传达了一个至今都令张景延、梁毅等人久久不能平静的消息。

梁毅如今还能清晰地回忆起消息的全内容:“当天,领导找到我通知说,接到中办最新通知,明天即723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将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会见与会人员,要求我们作好相关的准备。”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初的我实在想不到邓小平这样的中央领导会如此关心我们法学的发展,这对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梁毅说。

那一天,梁毅和他的同事们一夜都没有睡,反复地研究规划着领导合影现场的座位设置、代表排列站位以及通知、引领等组织工作。


难忘的会见

    梁毅回忆说,本来小平同志都已经落座了,可是掌声以及问候声仍没有停止,小平同志似乎也受到了大家激动心情的感染又一次站起来,面向大家致意。

723日清晨,一夜没睡的张景延、梁毅等人早早就来到了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做准备。

他们按照前夜设置好的预定方案逐一落实,从摆放领导的合影座椅、粘贴名签到调整合影机位,与摄影师进行了反复多次的沟通。

当年的摄影师都有点烦躁了,“我都摄影过多少次了,这样摆没问题,不用再弄了。”可是,梁毅等人仍然怕有失误,“这可是法学会历史性的时刻,绝不能出问题。”

9时整,全体代表乘坐大轿车准时抵达人民大会堂北大厅。

据梁毅回忆,本来进入北大厅后,代表们可以先休息一段时间再集合拍照,但由于预先都知道邓小平要来会见大家,代表们的心情都十分激动,谁都生怕错过了拍照,都怕没有好的合影位置,因此,都聚集在合影地点不愿分散休息。

后来没办法,梁毅只能向领导请示,调整计划,提前进行合影会见程序。

“很快,在大北照相馆几位摄影师的帮助下,我与其他同志分别引领完成了现场的摄影位置安排任务,全场井然有序地等待会见时刻的到来。”梁毅说。

10时许,与会代表翘首以盼的时刻终于来了。

“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边鼓掌边微笑地向我们走来,那种笑容是那么亲切而又让人熟悉。”张景延回忆起当天的场景,“现场掌声经久不息,与会代表纷纷大声问候小平同志,如果不是小平同志做了表示大家停下来的手势,掌声根本就没有停的意思。”

“小平同志那天精神非常好,高兴地频频与我们招手,眼神亲切而坚定,我至今难忘。”梁毅说起那天的场景仍然十分激动。

梁毅回忆说,本来小平同志都已经落座了,可是掌声以及问候声仍没有停止,小平同志似乎也受到了大家激动心情的感染又一次站起来,面向大家致意,然后又面向摄影记者多停留了一两分钟,随后做了表示大家停下来的手势,会场才得以安静。

“那一天让我终生难忘,作为法学会的一员,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小平同志作为党的第二代核心领导人的风采、威望和感召力,他对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程,对中国法学会事业发展的殷切期望,都足以让我们奋斗终生,我为我是中国法学会的一员感到荣幸。”张景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