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琪洲:一心为民勇担当

    身患七八种疾病,左眼近乎失明,却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和病魔做抗争。临近退休年龄,却一如既往,勇挑重担,一年办案326起,而且没有一起当事人上诉,服判息诉率达100%。他就是山东省烟台市法官协会会员、海阳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58岁的老法官姜琪洲。

 

年近花甲

依然坚守审判工作第一线

 

624日早上830分,记者在山东省海阳市人民法院旁听一起交通事故纠纷案件,审判长正是姜琪洲,他认真地倾听原、被告双方的发言。

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审判庭,随时能感觉到姜琪洲认真负责、尽心尽力的职业精神,这是海阳市法院的同事们对姜琪洲的一致评价。

照理说,作为老同志,他完全可以选择轻松一点儿的工作,不必再亲自去开庭、去调解、去接待当事人,可是姜琪洲并不这么想。“现在我们法院的办案压力这么大,而有资格的法官又如此少,我多办一件,其他人就能少办一件,老百姓就能少一份等待。”姜琪洲说。

 

兢兢业业

为维护群众利益尽职尽责

走进姜琪洲的办公室,一摞摞的案卷堆满了他的办公桌和书柜,紧挨着案卷的,是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小药瓶,这些,都是姜琪洲法官的工作必需品。由于常年超负荷工作,他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腰椎增生、胆囊炎、胃炎、前列腺结石、痛风、白内障等疾病,每天都要靠大量的药物来维持身体的各项指标。

更难以忍受的是,姜琪洲的左眼视力仅有0.025,近乎失明,右眼视力也不好,患有白内障,不停地流眼泪,每天要戴着老花镜才可以看清东西。医生再三告诫他,右眼不能过度疲劳,更确切地说,他压根儿就不能再从事审判工作。面对为之奋斗了20多年的审判岗位,姜琪洲的心中难以割舍。他没有放弃,甘做“苦行僧”,有时一天要开好几个庭,甚至,要经常流着眼泪写判决文书。

27年来,姜琪洲一直奋战在审判工作第一线,为维护群众利益、维护公平正义付出了大量心血和牺牲,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赢得了人民给予的荣誉。他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政法干警、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又被烟台市中级法院授予“零错案、零投诉、零上访”优秀法官荣誉称号,并当选为烟台市法官协会会员。


一身正气

面对诱惑不为所动

姜琪洲不仅对待工作认真出名,而且他家的一个老物件也是大名鼎鼎。

姜琪洲的家在一栋上世纪80年代的老居民楼内,位于海阳市繁华市区的一条小巷里,是一个仅60多平方米的陈旧住宅。

在姜琪洲的家里,记者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那个老物件:一台仍在使用的1987年生产的电视机。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记者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法官的家。每当有人问起姜琪洲,为什么不买新房,他总说:“不是不想住新楼,而是实在承受不起买房的压力。”

作为法官,由于天天接触案件,自然熟悉当事人和案件情况,有的人便把法官作为公关对象,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进行拉拢。面对这些诱惑,姜琪洲始终铁面无私,不为所动。20多年来,他没有利用职权为他人介绍一起案子,没办一起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公正的含义。

在海阳市法院,还有20多名和姜琪洲年龄相仿的老法官至今工作在审判一线,正是这样一个老法官群体,撑起了海阳市法院的一片天。他们公正、敬业、无私、为民的精神,深深地激励着海阳市法院这个集体,激励着年轻法官奋发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