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风刍议
文风问题不仅是个表达问题,也是思维方式和思想作风问题。不管是文风还是话风,反映的都是我们的党风和政风。风气就是形象,风气就是文化。改进文风是重塑文化,重塑中国政治文化,重塑党内文化。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文风问题3种表现
文风问题不是单纯的文章好坏的问题。文风与党风和社会风气紧密相连。文风既反映出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坏,也对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坏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文风不是小事。
人们从文风状况中可以判断党的作风,评价党的形象。文风问题的演变有一个过程,并不是我们的文风一开始就不好。开始的时候比较简单,慢慢地大家觉得说得不够全面,不够完美,大家就去研究,慢慢地就成了体系,成了一套东西,出现八股化的倾向。所以,毛主席提出要改进作风,反对党八股。延安的时候就提出这个问题。
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并不是第一次。比如汉朝的时候中国人的文章已经写得很好了,一些文人为了更好,就在文字上作文章,后来出现骈文,骈文讲究对仗、形式,过分讲究词藻,把思想淹没了。八股的形成有规律,到一定的时候我们就要很清醒地主动去改变这些东西,去发现我们的问题,然后摆脱这种束缚,才能继续前进。
现在我们的文风问题主要有这样几种表现形式:一是新的八股主义比较盛行,千文一面,千篇一律。比如说:领导的讲话总是三大块,一是总结成绩,二是寻找差距,三是部署工作。工作报告,一是回顾过去,二是经验体会,三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无论是哪一级的文件都少不了要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这一类的话;讲成绩总体上肯定,形势大好;讲问题总是强调客观,轻描淡写;讲部署工作总是目标相当宏伟,信心相当坚定。
谈事情不是针对具体事情,总是拿着架势讲一通,我觉得这是从上到下、各行各业比较普遍的现象。国家这么大,上下情况和职能相差比较大,各行业情况相差也比较大,用一种形式把所有的情况都装进去,难免出现僵化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语言比较空洞,文过饰非的东西多。在同类文件中,你能从里面挑到很多相同的词,甚至相同的语句和段落。有时候,大家讽刺说把文件中领导讲话的地名和数据一换,这次的东西下次可以用,这处的文件别处可以用,这种情况确实普遍存在,这样的文稿看不出地方工作的特点和领导的个性。
第三个问题是思想肤浅、文字冗长。我们经常看到包括调查报告、汇报材料、领导讲话、简报等各类文稿,要么就是一大堆情况,要么是一大堆数字,体例上也是大一二三四,套中一二三四,再套小一二三四,看得人都晕头转向,材料缺乏推敲和提炼,看完不知所以然。
为什么叫文山会海呢?文件发得多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普遍文字太长,好像稿子文字越长,说明越重视,内容越重要,越有分量似的。这些现象用人民群众的话说就是官话、套话、空话、假话连篇。
官话产生的原因
我想了一下,为什么有些干部爱讲官话呢?官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官僚主义思想严重,有些当领导的人没有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公仆,没有和群众坐在平等位置上来讲话,处处想着自己是个领导,高高在上。这些人总是觉得自己比群众高明,所以讲话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喜欢教训人,处处打官腔,这是产生官话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这个问题既是一个文风问题,恐怕也是领导干部权力观的问题。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宗旨意识淡薄,在讲话中就会流露出来,就产生了官话。
套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不独立思考,只唯上、只唯书、不唯实,喜欢照抄文件,喜欢人云亦云。套话盛行有个历史原因,就是以前多搞政治运动,干部常常因言获罪。有人说当领导的干一件错事可能问题不是很大,但千万别讲错话,尤其是不要在公开场合讲错话。干错一件事是能力问题,讲错一句话是政治问题。
讲空话主要原因是对实际情况不了解,缺乏调查研究。有些干部不深入群众,不深入实际,不研究具体问题,脑袋本来就空空如也,讲话时只好要么照本宣科,要么避实就虚,讲一些原则性的、不着边际的话来应付差事。
讲假话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思想品质不纯。有时候我们也会发现一些思想品质很好的人在一些场合也讲假话。讲假话的原因,肯定是有人爱听假话,讲假话有实实在在的利益,可能会被提拔,被表扬。讲真话可能挨批评,尤其是当工作遇到困难和挫折,或者这项工作这件事情的好坏直接对他的上级领导有影响的时候,讲假话的可能性更大。因此要领导干部不讲假话,首先要创造一种保障讲真话干实事的环境,让讲假话的人没有空子,让老实人不吃亏。
改进文风三办法
应该怎么样才能改进文风,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至少我觉得有几点可以作出努力:
第一要勤奋学习。毛主席讲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人的言论是人思想的表达。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所长进。学习有几个方面,一个还是要学习纸上的东西,要读书看报学文件。如果领导干部不读书,知识就不够用,思维和眼界必然就不会很开阔;不看报不学文件,就不知道天下发生什么事情;不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自然会出现偏差。
学习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个是可以把别人好的思想好的观点好的文风学过来;另一个是批判地学,从中发现这篇文章写得不好问题在哪里,引为前车之鉴,以后避免。第二个是学习地上的东西。地上的东西就是从实践中学,向人民群众去学习,经常深入实际,听群众讲什么,群众的心声是什么,群众是怎么来表达这些问题的。从实践中从群众中学习的东西是鲜活的生动的,这些东西往往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同样一件事情,如果文绉绉的,用规范化的八股文字表述出来,给人的感觉和用老百姓的话说出来是不一样的,听的人的感觉、受到的触动也会是不一样的。所以,语言的鲜活很重要。
第二要善于思考。独立思考有助于领导者摒弃不切实际的空话,你如果独立思考就不可能讲出空话,因为你不可能思考“空”的东西,你思考一个事物,变革一个实践,形成一种理论,它一定是和实践结合的东西,你想讲空话也不可能。如果你讲的话都是你思考的结果,自然而然这些话也肯定是新话,因为这不是别人的话。写短文、讲短话也是要花工夫的,讲短话并不比讲长话容易。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写短文章花的时间比写长文章还要多,文章的长短往往和所花的时间成反比,而不是成正比,所以讲短话更需要下工夫花精力去思考,去取舍,去斟酌。
第三要求真务实。这既是一个思想作风问题,也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一个求真的人心中只相信真理,就不会讲假话;一个务实的人“一是一,二是二”,就不会讲空话,这种思想方法反映在文风上就是言之有物、干净利索,所以思想方法很重要。
因此,文风问题不仅是个表达问题,也是思维方式和思想作风问题。不管是文风还是话风,反映的都是我们的党风和政风。风气就是形象,风气就是文化。改进文风是重塑文化,重塑中国政治文化,重塑党内文化。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