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平安志愿者守护杭州
一辆出租车就像一辆巡逻车,8名残疾人钱塘江喊潮7年,小区居民义务巡逻队守护家园,社区大妈筑起防电信诈骗大堤……在杭州,平安志愿者已成为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
7月5日,杭州发生公交纵火案,没有人员死亡,很大程度上是现场群众奋不顾身及时灭火救人。其中就有平安志愿者的身影。杭州萧山区闻堰镇社会事务办副主任孔阳是一名平安志愿者,当时他一家三口正路过现场。
孔阳毫不犹豫,冲上前去,用灭火器砸向公交车,然后打开附近消防栓的消防水带,举着水带,和另一个市民冲在最前面。
在伤员送到医院救治后,58岁的杭州出租车司机万力坐不住了,这名杭州最早的平安志愿者来到医院,献血300CC。在他的带动下,他所在的车队5名出租车司机也献了血。这5名司机也都是平安志愿者。
6月27日,杭州市平安办、团市委向社会发布消息称,杭州市共有注册志愿者90余万名,其中,平安志愿者已经达到10万余人。平安志愿者在社会治安、文明倡导、法律宣传、公共应急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
“我的出租车就
像一辆巡逻车”
万力开出租车有23年,迄今已有200万公里无事故纪录。他最初被社会关注是缘于1999年秋天的一次壮举。
这年10月26日晚7时许,万力开着出租车途经杭州半山金昌路时,发现一辆夏利出租车停在路边。万力透过车内灯光赫然看见恐怖一幕:两名歹徒正持刀捅向司机。
那段时期,杭州频发抢劫出租车案件,出租车司机人心惶惶。目睹凶案发生,万力并无畏惧,他停下车,冲向歹徒,大喝一声“不许动”。两名歹徒落荒而逃。万力将浑身鲜血的受伤司机扶出,拨打了110和120。由于抢救及时,司机化险为夷。两名歹徒也被抓获。
当年,万力被杭州市授予见义勇为勇士称号,并颁发了奖金1000元。一时间,万力成了名人。从那时起,万力成了一名平安志愿者。在开车时,他留意所发现和所听到的可疑治安情况,随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2005年,杭州市公安局成立治安分局,当年,万力被该分局评为优秀信息员,此后万力多次获得该荣誉。
有一次,万力发现一名乘客遗失在自己车内一只高档拎包。他打开一看,里面有现金1万多元,还有数张银行卡。万力从这名乘客的多张身份证件采用同一照片却不同名字中感觉有问题,立即向治安分局报告。之后,警方据此将这名涉嫌诈骗潜逃2年被通缉的温州人抓获。
“现在,毫不夸张地说,我的出租车就像一辆巡逻车,哪里有打架、斗殴、偷盗和可疑乘客,我都会第一时间报告公安机关。”万力自豪地对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说。
建立规范化运作模式
在杭州,市和每个区、县(市)都成立了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和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前者是领导协调机构,后者为团属事业单位,承担着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指导、管理的职责。
杭州团市委书记周扬说,截至目前,杭州市已有登记备案的各类志愿服务组织2953家、社区志愿队伍3500余支,注册志愿者91.7万名,志愿者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力量。
杭州市江干区是较早规范化运作平安志愿者机制的区域。江干区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由39个部门、单位组成,区委副书记任“志工委”主任,办公室设在团区委,团区委书记是办公室主任。
“每个成员单位都有一支志愿者队伍,和民间志愿者队伍相互融合、协同工作。与专业力量相比,志愿者更能体现出润滑剂作用,往往起到了行政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江干团区委书记余梅芳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比如公安机关的禁毒志愿者队伍、法院检察院的青少年帮教志愿者队伍,这里面都有高校、卫生等专家志愿者。
江干区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干事吴能奇也是禁毒志愿者,他会在业余时间和社工一起到吸毒人员家里聊天,做心理疏导。他认为,“志愿者的身份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江干团区委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平安志愿服务的指导意见》,根据这个指导意见,该区建立了有保障、有制度、有培训、有记录、有反馈、有激励、有交流的平安志愿者队伍规范化运作模式。
“团区委与综治、公安还建立了联动机制,借助专业力量指导,把居民发动起来,使平安创建扎实有效。这也是一种社会治理的创新。”余梅芳表示。
在江干区,平安志愿者主要从事治安巡逻、医疗救助、消防安全、法制宣传、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社区矫正等7大类服务。
每年年初,江干团区委会制定平安志愿者年内的工作计划,然后由指导中心组织实施。
比如平安自护行动,其中平安志愿者每年都为中小学生夏令营服务,旨在帮助中小学生尤其是外来民工子女平安度过暑期。这里面,大学生志愿者是主力。像该区闸弄口街道的为外来民工子女服务的“假日阳光小屋”已持续两年。浙江名莎服饰有限公司76个外来民工子女今年也被纳入了平安自护行动中,他们被安排在企业的大会议室里,由平安志愿者白天8小时辅导。
而覆盖全区社区的“夏季巡逻”今年已经开始,平安志愿者戴着小红帽、臂佩红袖章,在所在的小区开展巡逻。指导中心还为志愿者发放了统一的T恤。
现在,在杭州车站、码头,大型的广场活动处处都有平安志愿者的身影。杭州火车东站由30多名大学生组织的志愿者队伍从咨询、服务延伸到安全防范、平安宣传、自助急救等方面,成为杭州平安志愿者队伍的一个品牌。
社区平安志愿者最容易让市民感受到服务和安全。在杭州东尚小区,退休工人、平安志愿者邵华带动小区12名志愿者组成了巡逻队,每天晚上7时至9时在小区巡逻,用小喇叭提醒居民关好门窗,锁好车子,防范诈骗。
“这个小区两年前还偷盗频发、管理混乱,现在不一样了,小区监控重新布局,烂掉的围墙整修一新。今年没有发生一起偷盗案件。”邵华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自从去年成立义务巡逻队后,得到社区、派出所的大力支持,在他们协调下,开发商专门提供了一间办公室给义务巡逻队,现在小区参加巡逻队的志愿者已有32人。
守护平安 感召社会
“一个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谈到自己为何要做平安志愿者,邵华说,平安杭州是每一个人的梦想,也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我是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应该起到带头作用。”
万力也是这样想的,“尽我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平安杭州作一点贡献,我的举手之劳可能为我们的城市带来平安。”万力当上车队长后,把车队的40多名司机全部发展成了平安志愿者。这支队伍近年里不断地发挥着影响力。
2012年8月9日,与万力同一公司的52岁“的哥” 邢选根开车时突发脑溢血被送往医院抢救。邢选根妻子身患乳腺癌7年,没有工作和医保,家庭早已负债累累。万力在公司里发动包括平安志愿者在内的51名司机“为邢选根爱心接力”——每名司机轮流每天为邢选根开车,所有的收入作为邢的医疗费。此事感动杭城。
许多时候,平安志愿者都会自发地以这种个体或小群体形式来守护平安,感召社会。
杭州钱塘江钱江潮闻名遐迩,但暗潮难防,每年涨潮时都有观潮的游客被潮水卷走。江干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胡志耘说,当时还在世的残疾渔民屠海良找到他,希望成立一支喊潮志愿意者队伍。于是由曾是渔民的8名残疾人组成了“自强”喊潮队,一顶小红帽,一个红袖章,一张工作证,一只小喇叭,每天涨潮前两小时,他们开着残疾车从九堡大桥到钱江二桥来回全程28公里,一喊就是7年。
2012年春天,屠海良因病去世后,他的妻子毛文娟接过了“喊潮接力棒”,继续完成丈夫生前的夙愿。“自强”喊潮队劝导成千上万名违规下堤下江钓鱼、嬉水、观潮、拾荒、游泳等人员,挽救了一条条生命。他们多次被评为江干区十佳志愿服务组织。
江干团区委统计,2013年,由200多名社区大伯大妈组成的防诈骗志愿者通过守候ATM机,成功阻止了电信诈骗70多起,涉及400多万元。
“平安志愿者的认真、奉献精神令人感动,他们在平安杭州创建、文明城市创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江干团区委书记余梅芳说。
6月27日,杭州市启动平安志愿者群防群治活动暨青少年平安自护十大行动。按照杭州团市委活动方案,各区、县(市)团委发动平安志愿者开展群防群治宣传培训活动不少于5场,开展“送平安,进社区”活动不少于10场,组织群防群治短信百万志愿者转发活动,以及平安自护十大行动等。
万力和邵华作为平安志愿者代表在这次启动仪式上发了言。他们的发言真挚、动情,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对万力来说,平安志愿者行动已融入他的工作和生活。7月15日下午,他前往杭州市汽车高级技校上课,这是杭州出租车司机的培训学校。万力是特聘老师,每周有两堂课,各1小时。“每次上课,我都讲自己如何做平安志愿者,把守护杭州平安作为第一要求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