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次发布法治建设年度报告
近日,广东省法学会发布消息,由该学会组织编写的《广东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3》已对外出版发行。这是广东省第一次向社会发布全面、系统、权威的地方法治建设年度报告。
《广东省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3》全文共4.9万字,内容包括2013年广东法治建设十大亮点、依法执政、人大工作、法治政府、政法工作、知识产权、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法治、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和法制宣传、粤港澳法律协作等。
该报告全面搜集、整理广东立法、行政、司法、法学教育、法制宣传、司法协作等方面的年度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归纳、总结广东2013年度法治发展状况,以期为社会各界了解广东法治发展状况提供参考。
广东法治建设十大亮点
报告特别梳理了2013年广东法治建设十大亮点,包括广东省人大与广东省9高校联合建立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着力推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工作;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首次运行,探索法治政府建设评价的新机制;司法透明度领先全国,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和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透明度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三;深圳中院开全国先河,破冰审判长“去行政化”,推行裁判文书改革;广东公安“雷霆扫毒”专项行动,获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广东省高院审结华为诉美国交互数字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案,入选人民法院报社“2013年度全国法院十大经典案件”等内容。
报告指出,2013年广东省在法治建设、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
2013年,各级人民政府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依法履行政府职责,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各项制度建设、先行先试。
在知识产权工作方面,加强知识产权制度供给,依法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全省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在社会治理法治化上,围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组织的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等问题出台了一系列重要规定。
地方还通过立法和行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充分利用地方立法特别是特区立法创新生态保护制度,并且大胆尝试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等方面的实践。
肯定法治成绩,改正不足
报告认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不足。目前,广东法治建设不足主要表现在几方面:确保法律实施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健全、相应的监督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违法犯罪造成人民利益和法制权威受损的情况依然存在;在立法、行政和司法等领域,还存在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部分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还有待增强,知法、守法、护法的社会文化氛围尚未完全形成。
报告指出,对于以上问题,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在制度上和思想上切实加以解决。
作为对广东去年一年法治建设的盘点,《广东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3》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展示法治广东建设的最新成就,树立法治广东新形象,让国内外各界了解广东的法治环境。二是有利于宣传广东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法治建设的新举措,推动广东依法治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有利于促进全民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和社会法治文明程度不断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能力不断增强。四是有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拓法学研究“立足当地、研究当地、服务当地”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