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大局

访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法学会会长曾凡忱

      作为辽宁省成立的第一家基层法学会——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法学会,从200611月成立伊始一直硕果累累。该法学会也是第一家基层落实经费编制出版法学交流内部期刊的法学会,不仅率先在全省第一家以基层名义聘请专家作报告,还率先以基层法学会的名义举办了第一期法治论坛。近日,记者专访了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法学会会长曾凡忱。

    记者:作为一家基层法学会是如何发挥法学会职能的?

      曾凡忱:首先,我们积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领导,创新区法学会的自身建设。根据党的十八大对法治中国建设的新要求,积极主动争取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区政府的领导,适时提出了“关于完善区法学会建设的建议”,经区党工委会议研究决定:区法学会的机构为正科级单位,编制为4人。适时召开了理事会,部署全年工作任务,推动区法学会工作扎实有效展开。

  其次,先后请西北政法大学校长、法学专家贾宇教授为区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及全区其他领导干部讲授法治课:“领导干部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使600余名领导干部和政法干警受到深刻的法治教育,受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邀请辽宁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英明,为全区200余名房地产企业家讲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增强了房地产企业家的法制观念。邀请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宣传科长丛威,为400余名环卫工人讲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受到环卫工人的一致好评。

      再次,加强法制宣传、推进普法工作。组织协调区法学会会员单位区司法局、公安局、检察院及行政执法部门,开展广场法制宣传周活动,为上万名群众解答法律咨询。区法学分会鲅鱼圈区检察院领导为三家政府机关部门讲授了预防职务犯罪和渎职犯罪的法制课。区法学会编辑出版并发行《鲅鱼圈法治论坛》杂志4期,24000余字的法治论文、法治要闻、法治案例,使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受到不同程度的法治教育。选后在中央媒体、省市法学会网站发表区法学会工作经验等信息13篇,扩大了区级法学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美誉度。

    记者: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作为基层法学会是如何完成这一重要使命的?

      曾凡忱: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为此我们学会深化应用型、对策性法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是积极参加省“十届辽宁法治论坛”,报送八篇关于城市化建设法律政策问题研究方面的论文,有七篇荣获二、三等奖。二是举办了第一届“鲅鱼圈法治论坛”,组织法治论文征文68篇,紧紧围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法律、政策、机制问题研究”,开展法学理论与实践研讨,有三个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有18名论文作者荣获论文一、二、三等奖。并整理法学理论研究成果以“法治要报”报送有关政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三是紧紧围绕设法涉诉案件,开展法学理论与实践现场研究,及时为区公安局、法院、劳动就业管理局化解涉法访案件15起,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记者:今年鲅鱼圈法学会对深化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做了怎样的安排?

      曾凡忱:2014年,鲅鱼圈区法学会的主要工作安排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国法学会和省法学会七次代表大会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市法学会和区党工委的工作部署,创新法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化法制宣传力度、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发现和培养法学法律人才,为推进法治鲅鱼圈区建设、促进国际化外向型、生态化智慧型港口城市建设提供法学理论支撑和法治保障。一要加强学习、明确方向,把区法学会建成学习型机关。二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区法学会建设成为党委政府重要决策的法律智囊团。三要围绕民生、服务群众,把区法学会建成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压器。立足本区、研究本区,服务基层和广大人民群众。四要围绕会员、加强服务,把区法学会建成培养、凝聚法学法律工作者的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