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大楼里的“洋面孔”
从进行日常工作的普通雇员到高层次的精英型人才,经过10多年,政府招聘的外籍雇员类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它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是邓小平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著名言论,现在这句话被外国人尼古拉斯·桑多反复引述。
“不管我是洋人还是中国人,目标都是让佛山成为一个更好的投资城市。”
2014年年初,广东省佛山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招聘了4名外国雇员,26岁的乌拉圭人尼古拉斯·桑多是其中一员。这个消息被报道后,公众对政府大楼里的洋人充满了好奇,为什么会雇佣外国人?他们和普通的公务员是否一样?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升职空间?
此次招聘外国雇员,是政府部门首次对外国人开绿灯,之前政府大楼里也曾出现过“洋人”的身影,但大多只是昙花一现,且身处“高位”,并不如“尼古拉斯”们接地气儿。这一变化也体现了政府的用人标准正在发生变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给当下的中国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带来了更多的文化冲击。作为一个在变化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的国家,究竟该如何处理外来人才的问题?
外籍商务顾问
“当时,栾海燕的国籍给人事部门出了难题。经过慎重研究,我们突破了传统用人模式,决定采用政府雇员的方式录用栾海燕。”
韩国人李钟台是被媒体报道较多的“政府大院”里的外国人。
2005年4月初,李钟台从韩国LG化学(湖南)荧光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岗位退休,同年5月应长沙市商务局的邀请,出任长沙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执行会长,成为长沙市政府的商务顾问。
“在各地招商引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如何延伸招商手臂,创新招商手段,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时任长沙市商务局局长杨懿文对此表示,“此次力邀曾在世界500强企业工作过的李钟台来主持日常事务,就是希望此举能为该协会带来新的观念和思维,同时也希望协会能成为我市招商的新渠道。”
据介绍,李钟台是外商中的活跃人物,其交际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很强,并具备一定的招商经验,这是长沙市政府向其伸出“橄榄枝”的重要原因。
据悉,在湖南引进韩国电气硝子株式会社斥资2.7亿美元的湖南HEG电子玻璃有限公司时,李钟台与韩国另一位企业家郑一万一起作了“十分重要”的工作。
同李钟台一样,“商务顾问”是早期迈进政府大门里的这批洋人们的共同身份。政府希望通过引进人才来引进观念和财富,同时为对外招商提供新思路。
最早被政府雇佣的外籍人士为栾海燕。栾海燕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1993年到日本留学,毕业后进入日本的多家公司工作,并加入日本籍。2002年11月,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向海内引进高层次人才,栾海燕最终被录用。主要工作是为日资企业提供服务,负责招商引资。
作为第一起政府雇佣外国人的案例,栾海燕和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栾海燕的国籍给人事部门出了难题。经过慎重研究,我们突破了传统用人模式,决定采用政府雇员的方式录用栾海燕。”开发区人事部门的有关人士后来透露说。这也为政府雇用外籍员工开了先河。
在最近的2010年和2011年,浙江桐乡市政府和安徽人民政府分别聘用了多名外籍人士,但无一例外,身份全部是政府的“商务顾问”。
2010年4月,浙江桐乡市政府发出文件,聘请沈汉明等19名海外华侨华人、外企协会会长担任市政府“商务顾问”。其中包括日籍华人王亚英、旅美博士沈金鑫,而旅澳博士朱永官则被中科院作为“国外杰出人才”引进。
而在2011年11月9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举办期间,安徽省政府举行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商务顾问聘请仪式,向18位来自海内外的“商务顾问”们颁发了聘书。
这其中包括英国火花创投基金董事总经理杰伊·帕特尔,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副局长尤善钡,三菱商事(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山口力,以及香港和台湾的众多商业精英。
此外,辽宁省委省政府、南京市政府的新闻网站上也公开发布了关于聘请外国人担任政府经济顾问的若干规定。规定称,此举是为了扩大与海外各界人士的交往与合作,进而加速经济国际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进程。
两个政府部门对选派对象均有较高的要求,如南京市政府规定选派对象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在海外经济界、科技教育界有实力、有地位、有造诣、有声望,关心支持南京市经济发展,并乐于接受聘请的实业家、管理专家、著名学者和其他知名人士。
由此可见,在佛山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招聘外国雇员之前,顶层精英人士在政府大院的外籍雇员中占据主流。
政府里的“新”洋人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海外人才可以弥补中国政府部门在对外交往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佛山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招洋雇员,其模式在中国其他地方复制应该没有太大障碍。
2013年8月,佛山外经贸局在全球发出招聘广告,招募“国际投资推广专员”。包括尼古拉斯在内的4名成功应聘的洋雇员们,目前已有3人到岗,1人尚在美国。
这是中国政府部门首次面向全球公开招聘外籍工作人员。
“外经贸局招聘外国人,考验了政府和领导人的能力和勇气。”谈及招聘外籍雇员一事,佛山市外经贸局副局长俞红平说。
佛山外经贸局局长周志彤曾去意大利和韩国学习,两次都遇到了当地政府部门派出的华人公务员,周志彤与他们的交流没有任何障碍,“政府用人的视野、目光应该更为长远和开放,正好佛山市政府提出打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于是就诞生了招聘外国雇员的想法。”
同时,这是中国首个由地方商务部门创建的外国雇员团队。
洋雇员们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收集国际招商投资信息、与跨国企业高管沟通交流、设计和维护全新英文版佛山投资网站,为佛山招商引资的同时,推动佛山企业走出去。
这个团队目前仍有一个岗位虚位以待。5人一组,这是他们的佛山“雇主”招聘时的最初设想。
“我们不希望他们人太少,那就没有团队作用,而且会被中国员工淹没,就违背了我们的初衷。”周志彤说。
在周志彤看来,虽然中国地方政府之前也有聘用外国专家作为咨询顾问的先例,但中外员工朝夕相处、一同工作,在不经意间相互学习、碰撞,开拓中国公务员的思维与眼界,才是地方政府目前尝试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要义。
32岁的英国人克里斯·布莱克已经用6个月时间设计与建造全新的英文版佛山投资网站。在众多地方政府的招商网站中,克里斯作品显得与众不同,人们一眼便能看出。
简洁的扁平化网站风格、一目了然的信息索引——这个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优等生,希望这种设计,能让有潜力的外国投资人快捷方便地在网站上寻找到关于佛山的有效资讯。而“宜居城市”的专栏,被他放置于网站的显著位置,上面都是他和尼古拉斯撰写的有关佛山生活方式与文化的“小贴士”。
“这个对于要来佛山投资的外国人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想知道能不能在佛山赚到钱,还想知道在这里怎么能享受生活。”克里斯说。
原在佛山市负责外国人才与高级专家管理的俞红平,专门被调来率领这几人的雇员团队。20年的相关经验使他深知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就业与生活可能遇到的困难,也明白外国人在对外商务投资交流上的优势所在。
“比如尼古拉斯,是个有国际贸易法律经验的多语种人才,也是清华大学法学硕士和哈佛大学法学院的访问学者,在我们和国外大企业沟通中,他能和对方更顺畅地沟通,有亲和力,也更懂行。”俞红平说。
而对于这次用人上的大胆创新,周志彤认为,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佛山地方的发展需要“再改革,再开放”,更好地利用好市场中“人”的因素。“我们在全球请人才,无论这个举措最后的结果如何,都是一个有价值的尝试。”
在全球广揽英才也正是中国政府的改革之举。目前,中国政府正在积极研究修改“绿卡”审批管理办法,降低“绿卡”门槛,设置更加灵活务实的申请条件,加大吸引海外人才的力度。
政府改革与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中山大学教授陈天祥认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海外人才可以弥补中国政府部门在对外交往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佛山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招洋雇员,其模式在中国其他地方复制应该没有太大障碍。
在争议中前行
佛山市外经贸局的创新举措引来的不仅有支持,同样也有质疑、批评和挖苦。
对于目前这4名外籍雇员,俞红平声称他们相当于政府请来的“外援”,工资比照佛山市的工资水平和政府雇员的工资标准发放,合同期为一年。合同期满后,根据双方意愿自行决定是否续签,“但是目前我们并没有为他们提供更高一级的管理职位,这些外籍雇员在我们这儿是没有升职空间的,续签合同的话还会在同样的职位上。”
在这4名洋雇员入职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签了保密合同。
有媒体分析称,外籍政府雇员制度是对公务员制度的一种补充,主要起到“救急”和“救火”的作用。
目前,佛山正致力打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而且,2014年是该市“产业链招商”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在全力巩固传统欧美市场的同时,还将大力开拓俄罗斯、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在这种大背景下,外籍雇员应运而生。
但国家对“救火队员”的规定很严格。
据悉,招用外国人的岗位必须是有特殊技能要求,国内暂无适当人选的岗位,并且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在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须为该外国人申请就业许可证,经获准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就业许可证》后方可聘用。
“但是招聘外籍雇员一定要从实际需求出发。中国的人才体系已经很多层次,也有很多海归人才和国际化人才,政府部门招聘一定要明确职位职责。”陈天祥表示。
对公众来说,关注点则聚焦在对保密问题的质疑和对外来人士“抢饭碗”的担忧。
对此,《欧洲时报》刊文称,引入外国雇员不是为了抢中国人的饭碗,也不是硬要把中国本土雇员能做的工作交给外国人,而是为政府引来一汪“活水”,用新鲜因素给中国亟待改革的官场注入新的活力。
针对公众的这种顾虑,有分析称,佛山外经贸局招聘的只是外国雇员,而非法律意义上的公务员,并且工作是针对外商需求进行网站设计和交流,引入外籍员工更有贴近性与针对性,但绝大部分的政府岗位需要的是了解中国国情的员工,因此“洋雇员”只是个案。
佛山市外经贸局的创新举措引来的不仅有支持,同样也有质疑、批评和挖苦。
在中国,公务员考试的平均录取比例是1:77,在个别热门岗位,这个比例甚至低至1:700。有人认为,在不少中国大学生面临就业挑战的大环境下,用中国纳税人的钱为外国人支付薪酬并不合适。
佛山科技学院社会学教授张建国建议,应该创造平台和环境,让外籍雇员真正发挥作用,避免他们成为噱头和装点门面的“花瓶”。
面对质疑,俞红平表示:“如今在招商引资方面,越来越讲求创新和服务。引进外国人参与招商引资,增加了亲和力,这也是一种政府工作的创新。”
而在佛山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局长周志彤看来,改革需要在争议中前行。
“改革有争议很正常。”周志彤表示,“但人们需要看到,就业岗位并不是固化的,今天我们把几个岗位提供给外国雇员,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可能会再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