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理海东用实干打造财富神话
只用两年时间,荒山变新城,云南大理海东开发管理委员会大干、实干、巧干,快速发展,2013年财政收入达2.6亿元,占大理市财政收入的38.95%,财政增长率达401.4%,增收额超大理州11个县。
2012年3月,云南大理海东开发管理委员会(简称海开委)正式成立。海东沉睡了数千年的荒山,正式成为滇西山地城市建设的主战场。
海开委刚从大理经济开发区剥离出来时,承担了10亿元人民币的债务,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如今崭新的海东新城已实现了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2013年,财政增收额已超大理州11个县。
云南大理海开委主任杨志东告诉记者,他上任伊始,是名副其实的“三无”主任,一无工作人员,二无办公场所,三无办公经费,“借人、租车是常有的事”。
但杨志东凭借曾担任大理州林业局局长的“面子”,向大理州林业局借款10万元作为工作经费,向大理州滇西技师学院借用两间简易教室作为办公场所,和海开委其他工作人员一起,以坚忍的干劲,书写了海东辉煌的发展史。
征地创“零上访”纪录
早在2003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打造滇西中心城市、开发海东、向荒山要土地的规划蓝图,但一直进展缓慢。
2012年3月,大理海东开发管理委员会成立后,云南城市上山的号角开始吹响,海东沉睡了数千年的荒山,正式成为滇西山地城市建设的主战场。
按照云南省州市三级党委政府提出的“三年内在10平方公里的荒山上,建设一个拥有8万人规模的山地新城”要求,海开委大胆提出了盘活资本、征地3万多亩、完成土地收储5万亩的构想。
在征收土地时,海开委的领导班子清楚地认识到,“海东人民是山地城市开发建设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要想顺利开展征地工作,就必须取得群众的支持。为此,海开委确立了“农田一亩不征、荒山一亩不留、补偿一分不欠、村庄一个不拆、群众困难一个不推”的征地原则。
云南省大理市海东镇上登村村委会主任赵光智告诉记者,海开委正确的征地策略,使其对上登村3000多亩土地实施征收工作仅用了7天时间,且在此次征地过程中,未发生一起因征地而上访的事件。据了解,海开委切实、惠民的征地举措,创造了政府征地工作的非正常零上访纪录,在当地实现了家家支持、户户满意的良好局面。
记者从大理海东开发管理委员会新闻中心获悉,截至2014年5月,海开委共完成了25144座坟墓及16671亩苗木的清点工作,征收土地32245亩,加上海开委成立前已征收的土地,目前海开委已经圆满实现了收储土地5万亩的目标。
目前,海开委分批次上报的8905.97亩土地和3129.95亩林地均已全部获批,大理海东开发区内数10个重大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一个崭新的大理州海东山地新城正在拔地而起。
巧妙规划 招商245亿
规划并不是简单的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橡皮擦擦。谈及诸如北京、昆明等一些大城市出现的堵、涝、污染等城市病时,杨志东表示,海东一定要尽可能地从规划开始避免这些问题。在他看来,“身为领导干部,在规划中没有预见城市病那是犯错,有预见而没有规划则是犯罪。”
为了打造独特的海东新城,海开委花费上千万元对其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公开招标。最终,经过专家组、领导组、群众组三者联合评比,海开委选择了对山地利用分析很有经验的重庆大学、西安建筑设计研究院、加拿大埃克斯迪(音)三家单位的规划设计方案。
目前,海东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总面积达64.62平方公里,其中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地质灾害等专项规划均已通过了国家评审。
“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高水准的规划设计和强有力的执行团队,使海东新城的开发建设,走出了一条“规划先行、政策统一、公开透明、一站服务”的招商引资新路。它们从常规招商的“出门推介”变“坐等客来”,招商成果斐然。
两年多来,随着北斗卫星文化发展公司、太平洋建设集团、云南城投等数十家知名企业的纷纷入驻,目前,海东新城协议投资已超过245亿元,到位资金超36.74亿元。
如今,被当地人称4800年都嫁不出去的“丑姑娘”海东,摇身一变成了“美丽的公主”,国内名企和云南本土企业纷纷入驻。海东成了人们心中的生态之城、宜居之城、未来之城。
依项目增财源 财政增长超400%
成立初期,在云南省大理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开委克服了人才匮乏和资金短缺两大瓶颈,使其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内,从昔日杂草丛生、坟茔随处可见的荒山,变成了高楼林立的海东新城。
在人才建设方面,海开委率先在大理州实行派驻制、聘用制、顾问制等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实行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部门科室制度,推行管事、管财分管领导交叉审批、相互制约机制,变“你知我知”为“你知我知”加“他知”。这一系列创新的制度建设,在有效避免腐败现象发生的同时,为海开委打造了一支能干事、干好事的高素质队伍,营造了国内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
为了解决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海东开发区创新融资方式,采用BT(“building—transfer”模式:即建设—移交,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部分BT、半BT及BOOT(Build—Own—Operate—Transfer,即建设—拥有—经营—转让,项目公司对所建项目设施拥有所有权并负责经营,经过一定期限后,再将该项目移交给政府)等方式实现融资50.99亿元,通过银行及其他借贷款实现融资13.55亿元,共完成融资64.54亿元,实现了开发资金筹集的质的飞跃,为当地筑巢引凤充分挖掘级差地租(是一个相对于绝对地租的概念,它是指等量资本投资于等面积的不同等级的土地上所产生的利润不相同,因而所支付的地租也不同)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大理市行政中心、大理卫校、起凤公园等30多个重大项目相继启动,海东创意经济园区、滇西国际商贸物流基地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陆续开工,两年多来,海东开发区共完成投资金额超过32.64亿元,占整个大理州总额的28.5%,超额提前完成了投资任务。
目前,海开委的财税平台建设已走上了自我积累、自我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2013年,海东开发区财政收入达2.6亿元,已超过云南大理州漾濞县的2亿元;同比增收2.08亿元,占大理市财政收入5.34亿元的38.95%;财政增长401.4%,增收额已超过大理州11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