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开展“为了明天——海南省法治文艺进校园”
专场演出活动
2013年11月,海南省司法厅、省普法办在海口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为解决海南省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方法传统、方式陈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平台,开展“为了明天——海南省法治文艺进校园”专场演出活动,把法制宣传教育变被动为主动、互动,用青少年喜闻乐见、风趣愉悦、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深入调研探索,
创新法治教育平台
一直以来,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法制教育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目前,正在海南省组织开展的“为了明天——海南省法治文艺进校园”巡演活动,正是针对海南省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一种尝试,以其作为海南省深化“法律进学校”活动的重头戏,通过艺术感染,寓教于乐,把“娃娃”的法制教育工作做实做强,做出实效,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尽责尽力。
法治文艺进校园,
演绎身边典型案例
2011年开始,海南省司法厅分管领导多次带队深入海口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开展调研,反复研究1400多名边缘少年的档案资料后,精心策划、组织编排了8部情景剧,将该中心学员的典型案例搬上舞台,用触目惊心的画面展示当前未成年人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惑,既触目惊心,又发人深省。
同时,在演出过程中增加了互动环节,学生、家长与老师们围绕“早恋”“暴力教育”“恶习”等话题与法制教育专家们进行了现场互动交流。通过专家学者的答疑解惑,加深学生对法制教育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学法的兴趣,强化他们的遵纪守法观念和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让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在愉悦与深思中接受法治精神、法治文化的启迪。
15岁的小龙(化名)是个可爱的孩子,说话时总是带着腼腆的微笑。但由于受到黑社会题材影视的影响,他常常背着父母在身上藏刀。2013年初的一天,小龙和同学在放学回家途中,其同学与他人发生口角后厮打,小龙拿刀将对方砍伤,他因此被派出所抓捕送进了法制教育中心。小品剧《阿海的哥们》再现了小龙当年的故事,舞台上当孩子被铐上手铐的刹那,让人伤感落泪,更让孩子们感到震动,受到启发,引导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懂得,盲目冲动的“哥们义气和两肋插刀”不仅害人害己,而且毁掉了无数幸福的家庭。《梦幻网吧》演绎的是青少年学生沉溺网吧,荒废学业,精神萎靡的故事,让观众感到痛心,感到惋惜,让老师、家长和社会感觉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担当。
百场巡回演出,
用真情打动观众
巡回演出每到一地都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场场满座。真实的故事,专业的演绎,一次次用艺术的魅力传递着法治的内涵,带给观众感动和启发。多位学校领导及老师反映,以法治文艺的方式,将真实案例搬上舞台,再加上演员的艺术展现、专家的职业点评,将法治理念教育融为艺术展示,给学生观众留下了直观、深刻的印象,扣着学生的心弦,引导学生自我反省和思考,很适合学生们的成长特点。
在现场互动时,学生关心的就是他们迷惑的,询问的就是他们缺失的;家长关心的是对孩子的教育,询问的是与孩子如何沟通的问题。开展“为了明天——海南省法治文艺进校园”巡演活动,就是针对当前海南省校园法治教育存在的症结,有的放矢,以小品文艺带来的震撼,从心理矫正、道德与法治教育层面上教育学生,通过专家的引导,最后得出一个正确的共识。校园内还经常出现专家被围的场面,咨询提问,互相交流。
整合社会资源,
迈出法治创新步伐
2013年12月4日,“为了明天——海南省法治文艺进校园”巡演活动启动仪式在海南工商职业学院举行,至今年4月25日止,“为了明天——海南省法治文艺进校园”巡演活动共计巡演了110多场次,将近20万名学生观看了演出,约占全省中等学校68.6万名在校生总数的29%。
今年3月,本社记者随团队深入部分市县演出现场跟踪采访,并对司法厅副厅长林琳进行了采访。林琳表示:“这次活动这么受热捧,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方面存在着不足。下一步海南省将加大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充分运用法治文艺这一载体,开展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学生乐于接受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我们将在第一轮巡演的基础上,开展第二轮全省巡演,预计全部演出场次将为100场,尽可能扩大全省青少年学生受教育人数,通过感染力极强的形式和内容,强力推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并争取把这种有效形式常态化,做成海南省法治宣传著名品牌,一年一年坚持下去,尽可能让全省青少年学生都能接受到法律知识的熏陶,信仰法治,遵纪守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