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人如何学习英语
著名语言学家Greg Thomson说:“外语学习的原理是如此之复杂,以至于没有人能说清楚;但掌握语言的过程又是如此之简单,以至于不需要说清楚。”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学习外语在全世界都成为一种态势。相比国内对外语学习的重视和教育,其他国家的外语学习现状却是大相径庭。
开放式学习的德国
德国没有英语四六级之类的考试,需要证明自己的语言能力基本上都是参加托福考试。
德国帕德博恩大学机械系的研究生艾米丽·沃尔特学习了三门外语,除了英语外还会法语和拉丁语。她告诉本社记者,在德国的文理中学(相当于国内的初中)要求学生至少学习英语之外的另外两门语言。
在德国,教育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初阶含有职业预科、实科中学以及文理高中和综合学校。第二进阶也可称为“高级阶段”,其中主要包含职业教育体系的双元制度以及文理中学的高年级。
德国四年级以下为小学教育,学生进入中学学习无须进行统一考试,依据小学(包括定向阶段)的成绩、教师的鉴定和家长的意见,决定学生升入哪一类中学学习。
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通常选择文理高中就读,为期约九年,是进入高等教育必经之路。艾米丽·沃尔特告诉记者,以前是五年级开始(相当于国内初一)学习英语及其他外语。但现在是一年级也开始学习英语了。
统计数据表明,出国学习外语的德国人中,69%选择英语,占了德国人所学外语的绝大多数。可以说,德国人是欧洲人里学英语比较积极的,但这种积极背后多少藏着些无奈。
这个原因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千方百计学习对手英国的先进之处,重点先突破的是语言。
“也是从单词语法开始学习,但更要求交流。”艾米丽·沃尔特说,所有的教学是全外语授课,包括她学习的法语和拉丁语也要从基础学起。但对写的要求要低一些,更倾向于听说和阅读。
由于欧洲各种名目的夏令营比较多,学习外语都愿意到相应的当地母语国家去参加夏令营,“游玩+学习”是这类夏令营的主要内容。
对于这种形式,艾米丽·沃尔特形容“在相应的语言环境里,快速理解彼此”,85%的同学都自费参加过这种夏令营。学生们通常参加过两个夏令营之后,“基本交流是没问题的,写邮件勉勉强强。”
德国中学毕业考试(相当于中国的高考)中对英语的考核并不是完全统一的试卷,学生根据自己的强项可以选择笔试或口试英语。
艾米丽·沃尔特告诉记者,在外语的学习过程中很少有考试,但所有的外语学习都会留作业。作业并不是简单的回答,可能是一篇阅读或者一个题目,下节课的时候大家要讨论这个作业。为了参与到讨论中,学生们也要理解相应的作业内容,不拘于回答好坏与否,但在课下的准备过程学习了很多知识。
“我们没有中国大学的英语级别考试。”艾米丽·沃尔特说,德国没有英语四六级之类的考试,需要证明自己的语言能力基本上都是参加托福考试。
积极参与的日本
日本小学的专业英语教师太少,很多教师被“赶鸭子上架”,甚至只播放CD进行英语教学。
事实上,由于日语与英语发音差距很大,日本的英语发音比印度英语发音还要晦涩难懂。在一些用英语交流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轮到日本学者发言时,西方学者总竖着耳朵,脸上却是一片茫然的表情。
但是,这并不妨碍日本人学习英语的热情。
2006年日本中央教育委员会下属的外语教学分会曾提交报告建议,小学从五年级开始教英语,并把英语会话作为特别重点。2011年4月起,日本开始将英语确定为小学的必修科目。
日本著名心理语言学家、庆应义塾大学言语文化研究所教授大津由纪雄曾反对说:“在小学开设英语课不会带来好的结果,无论我们为之争取到多少资源。这只是在看到我们的邻国已经在这么做后的‘膝跳反射’。”
但无论争议多么激烈,最终的结果,日本还是将英语课作为小学五六年级的必修课。而且从2011年开始的小学英语课被冠以“外语活动”之名,要求学校每学年开设35课时。
日本政府希望通过在小学开设英语课为初中的英语教学减轻负担,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读写之前先学听说。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更重视经验理解,而不是把重点放在细枝末节的识记上。
当然,不少日本家庭并不满足于学校的英语教育。日本公立中小学实施宽松式教育,教学进程较慢,教授内容也较少,私立学校讲课则讲究“高、深、难、快”。因此,学生们想要更上一层楼,去重点私立小学就读,就必须先进补习班上课。
日本的各类英语补习班遍布各个住宅区。一般下午3点钟小学放学后,几乎所有中小学生都会背着书包去补课。
严丹是3个孩子的妈妈,嫁到日本已经10年,对于大儿子的小学英语教育比较严格。她告诉记者,儿子放学后由自己承担孩子的英语教学,甚至日本邻居也把孩子送到她家里学习英语,原因是她“发音比日本老师地道”。
日本小学的专业英语教师太少,很多教师被“赶鸭子上架”,甚至只播放CD进行英语教学。据日本媒体报道,到2012年4月止,只有3.6万名教师获得相关资格认定。
苦练发音的韩国
2013年,韩国把以阅读为主的英语教学改为以对话、游戏和戏剧为主的教学方式。
常看韩剧的人,通常会对某些韩国演员嘴里冒出的“韩式英语发音”记忆深刻。
韩国教育部在1997年就公布了韩国中小学校英语教学改革计划。根据这一计划,韩国小学三年级、四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英语课必须以英语讲课,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2013年,韩国把以阅读为主的英语教学改为以对话、游戏和戏剧为主的教学方式。
据悉,韩国中学的英语教师甚至大学教授的英语发音都不标准,英语课80%以上的内容都是语法,听力和口语训练非常有限,教学方式也显得严厉而枯燥,韩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很难被调动起来。
韩国学生不仅要在学校进行英语学习,还要上国内补习班。因此为了能让孩子讲一口流利纯正的英语,一些韩国学生的父母选择送孩子到国外留学。有些韩国人甚至从医学角度想出一个狠招,纷纷带孩子到医院做“割舌”手术,将连接舌底部和口腔底部的“舌小带”切除一点,使舌头变得灵活自如,为孩子消除韩语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