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纪检官员的品德和眼界
很多人认为,纪检官员不过是普通公务员的一类,对他们的道德品质要求没必要高于普通官员,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首先,作为国家廉政法制的执行者,纪检官员是“执法者”,打铁先需本身硬。因此,纪检官员的道德水平更需高于普通官员。拥有更高的道德素养,更高的纪律自觉,这样才能做到严明法纪,公正不阿。
作为廉政制度的建设者与廉政文化的宣传者,纪检官员就是廉政的“担纲者”。这个担纲者必须有更高道德品行与价值追求,恪守廉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真正使其成为廉洁有德、心怀人民的为官楷模。
纪检官员的职责是肃纲纪清吏治,接受群众对贪腐官员的监督举报,处理违法违纪官员。但是,纪检官员的职责不能止步于查处具体案件,还需要从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的宏观角度,积极开展廉政预防,推进廉政制度建设。
在古代,称纪检官员为“宪官”,不难看出,“宪”字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含义,北宋四大部书之一的《册府元龟》曰:“宪官之职,大则佐三公统理之业以宣导风化,小则正百官纪纲之事以纠察是非,故汉魏以还,事任尤重,至于选用,必举贤才。”
由此可见,纪检官员的职责与任务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是“官员之官”,理应有更高要求。然而,现实中的很多纪检官员,特别是基层纪检官员,整天忙于日常繁琐杂务,纠结于一个个疑难案件或舆情热点,却往往忽视了纪检监察工作的本质与价值追求,甚至陷入“越查越多”的反腐败怪圈。
其次,纪检监察官员必须有更宏观的政治视野,更高远的价值追求,既要踏实做好日常工作,又放眼全局、着眼长远,为“肃纪纲,清吏治”、实现政治清明而努力。
在国家的廉政建设体系中,纪检官员应该是“纲”,“纲举”才能“明目”,只有纪检官员本身廉洁有德、素质过硬,才能更好地担负起监察监督的责任。因此,国家必须加强纪检队伍自身建设,强化纪律约束,强调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纪检监察干部自己必须首先做到。
在纪检监察队伍中,要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审查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等各项纪律,严肃查处违纪行为。只有纪检干部队伍清正廉洁,扬善惩恶,才能有效监督,并带动整个干部队伍的廉洁。
纪检监察官员必须有“宪官”的宏阔视野和高度使命意识,要善于着眼廉洁政治大局,从制度建设上扎紧“廉政篱笆”,从源头上预防贪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科院廉政建设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