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网络安全反诈骗联盟”启动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429日,首届“首都网络安全日”,主题为“网络安全同担,网络生活共享”。

  “首都网络安全日”,倡导首都各界群众和网民共同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承担网络安全责任、维护网络社会秩序。

  北京,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云集了全国70%以上的大型门户网站,在引领科技创新、示范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北京备案网站数量多达90余万家,网民数量突破1600万人,上网普及率达75.8%,是名副其实的“网络之都”。

  网络的发展繁荣,一方面丰富了群众生活,激发了首都发展活力,另一方面,也使北京面临更为复杂多元的网络安全挑战。

  将网络纳入城市管理体系、与网络发展同步治理、切实保护首都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成为考验北京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课题。

  正是在此背景下,北京市政府批准将每年429日设立为“首都网络安全日”。

多管齐下

保障网络安全

  首届“首都网络安全日”由一系列大型活动组成,其中包括网络建设、立法讨论、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417日,由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与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北京网络安全反诈骗联盟”(以下简称“反诈骗联盟”)就是本次系列活动之一。

  据北京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张卫华介绍,当互联网为网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不法分子也借助互联网实施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给网民造成财产损失,“反诈骗联盟”的成立,旨在发动和联合社会力量,群策群力,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根据《2013年网购先赔安全报告》显示,2013年,各大网购先赔服务商共收到用户网络欺诈类理赔申请22259例,其中网络兼职类诈骗报案人数最多,相关报案达8000起,占比达36.3%,涉案总金额高达1108万元,人均财产损失1372元。

  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总队长叶漫青告诉记者,“反诈骗联盟”的建立,将实现北京公安网络安全部门与各大网络公司之间关于恶意网站网址、诈骗QQ号码及诈骗电话号码、诈骗短信号码等信息的共享,通过建立网络诈骗信息库,可以即时地给予网民风险提示,以便打击网络犯罪。

  “具体来说,网民可以通过‘反诈骗联盟’网站进行上网环境安全监测,举报欺诈网站、恶意网址、可疑木马等,联盟将建立网络诈骗数据库,在用户上网过程中以弹窗预警的方式进行风险提示,防止其他网民上当受骗。”叶漫青说,“在为网民提供预警同时,公安机关也将在‘反诈骗联盟’相关合作公司的配合下开展调查,当网民遇到陌生手机号码来电、访问存在风险网站时可以在联盟网站进行安全查询,比对网站或电话号码等是否被举报,以保证上网安全。”

  据叶漫青介绍,下一步,“反诈骗联盟”将首先面向企业、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发展扩大合作伙伴范围,拓宽信息来源渠道,进一步丰富网络诈骗信息库。

  “首都网络安全日”系列活动,组织方不仅在打击网络犯罪做了系列工作,同时在预防犯罪与安全教育方面也同样进行了诸多活动。

  427日,北京市首个网络安全主题教育基地——北京网络安全教育体验基地正式启动。

  体验基地主要面向北京市中小学生,设置了网络安全发展展示、网络安全知识授课、网络安全技巧互动等三大专门区域,旨在通过卡通动漫展示、游戏体验、情景模拟等多项寓教于乐的体验,增强广大市民了解学习网络安全知识的热情。

  据悉,北京市还将挑选出第二批具备场地条件、有特色的网络安全企业发展建设成网络安全体验基地。同时,已有的网络安全教育体验基地也将辐射到周边的学校、科技馆、图书馆等相关场所,便于市民就近体验。

“网络强国”建设

面临诸多问题

  今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

  20年来,中国互联网抓住机遇,快速推进,成果斐然。

  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截至2013年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80%,手机用户超过12亿,国内域名总数1844万个,网站近400万家,全球十大互联网企业中我国有3家。

  2013年网络购物用户达到3亿,全国信息消费整体规模达到2.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28%,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

  但是另外一些数据却显示,大不一定强,中国离网络强国目标仍有差距。

  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

  仅201311月,境外木马或僵尸程序控制境内服务器就接近90万个主机IP,侵犯个人隐私、损害公民合法权益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据《2013年中国网络安全报告》显示,过去一年,65.5%的网站存在安全漏洞,8.7%的网站遭到篡改,平均每天有3500多家网站遭到35万次各类漏洞攻击,其中,政府网站是漏洞攻击的首要目标。

  以上数字都在彰显当前形势的严峻,网民的亲身经历更足以引发人们对未来网络安全的担忧。

“网络安全”已是国家战略

  放眼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和顶层设计。

  截至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颁布了网络空间国家安全战略,仅美国就颁布了40多份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文件。

  212日,美国白宫正式推出一项可自愿加入的“网络安全框架”项目,旨在加强电力、运输和电信等所谓“关键基础设施”部门的网络安全。

  无独有偶,127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以色列网络技术展会上发表开幕致辞,表示将要把以色列建设成全球网络安全中心。

  在亚洲,新加坡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长雅国说,新加坡在网络安全方面急需更多人才,政府计划加强网络安全人员和信息通讯技术工程师的阵容,以加强网站的安全防御能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227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冯玉军认为,国家完善网络安全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战略,是当前和未来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

  冯玉军建议,网络安全建设应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厘定现行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渊源层级关系,消除效力位阶冲突,通过细化网络安全法律制度及程序规则并增强操作性,修改补充其他法律中的信息安全相关规则。

  通过加快网络安全立法研究,推动国家网络安全立法进程,形成网络安全法律体系,诸如,完善网络安全犯罪的刑事制裁制度,延伸信息安全的民事保护制度。

  此外,为了保护国家安全信息免受国际黑客的侵入与窃取,制定相关的国际规则也十分必要。

  对于“首都网络安全日”的设立,冯玉军认为,将网络安全问题提升到一个重要高度,不仅仅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维护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经步骤。北京作为中国网络发展的重要中心城市,重视网络安全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责任。

  张卫华表示,今年是中央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工作的开局之年,也是“4·29首都网络安全日”的开篇之年,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能携手合作,共同关注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秩序,为建设绿色生态网络环境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