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攻势”消灭“钉子户”——成都曹家巷“自改委”拆迁模式

    隋少洲独自坐在拆迁办里,他的面前站着十几个人。

    这些人都是曹家巷的居民,以四五十岁的女性为主,均是此处拆迁改造的积极响应者。众人围拢在隋少洲身边,不断整齐地喊着口号:“签约、签约……支持北改!”

    “那我现在成敌人了?”隋少洲不自在地挠了几下脸,摊开手说。天气炎热,他体形微胖,额头上开始冒汗。

    隋少洲与这些人一同在曹家巷生活了许多年。眼前情况不同的是,这些人无一例外全部签好了拆迁协议,亟待搬迁,而拥有5套房、两个商铺的隋少洲成了他们眼中最大的“钉子户”。

    这些人应“曹家巷一、二街坊危旧房自治改造委员会”(以下简称“自改委”)之邀而来,守在拆迁办,只要有未签约居民来拆迁办谈判,她们便会将之围起来做工作。

    原因在于,当地政府曾与“自改委”约定,“改造的前提条件是全体居民必须100%签约安置方案”,只要有一户不签约,项目就“不拆迁不改造”。

    事实上,在“自改委”的协调组织下,从201339日开始,仅仅100天时间,成都金牛区曹家巷3364户居民中,有99.2%的人签下了拆迁协议。

    最后剩下的27户,被人称为“钉子户”。这是“自改委”最后一批需要攻破的“碉堡”。就此,在“自改委”的组织下,一轮轮以“消灭钉子户”为目标的群众攻势被发动起来。

    面对这群“娘子军”,隋少洲自知,“大难”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