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官关爱,助我新生
督员从在政府机关工作到身陷缧绁,这种巨大反差,使我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我刚学着融入监狱生活时,又接到了妻子的《离婚起诉书》,这次,我学会了放手。
“拍落身上的尘土,抖去昨天的张狂,走出心灵的阴霾,我们走在新生的大路上”……每次听到这首《拥抱阳光》,我都有一种别样的心情。
回首走过的路,我感慨万千,曾经的无奈、痛苦,像阵阵寒风不经意袭来。20世纪80年代初,我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6岁时,父亲为了给我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举家搬迁到来宾市区。那时,父亲常教导我:“没有文化,在社会上难以立足。如今放弃老家田地,搬到市里谋生,是为给你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希望你能立志成才。”
于是,我以父亲的话勉励和鞭策自己,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进入政府机关工作,并于2008年结婚,很快拥有了稳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成了左邻右舍教育子女的榜样。
然而,结婚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日渐增加,我感觉事事不如意,在失落与蹉跎中,渐渐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激情,于2009年2月底,经不住金钱诱惑,参与了绑架他人的犯罪活动,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
当一双手铐铐住双手时,我如梦初醒:自己用青春年华做赌注,以至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身陷缧绁。得知这些情况后,父母为我痛心,同事为我惋惜。
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历史不像雪后的脚印,可以随时抹掉。既然犯了错,就必须承担责任。2010年1月,我被送进监狱服刑。面对高墙内外巨大的反差、漫长的刑期,我万念俱灰,悲观、绝望纷纷袭来,整天郁郁寡欢,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
就在我沉沦、迷茫的时候,广西梧州监狱新犯分监区宁寿贤监区长主动找我谈话、聊家常,他耐心地教导我:“改造不是单纯的惩罚,而是要知错改过,用辛勤的劳动汗水洗刷心灵的污垢,摒弃恶习,重新做人。你还很年轻,人生的路还很长,只要保持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态,你的新生之路就会越走越宽。”
宁寿贤区长苦口婆心的劝导,让我豁然开朗。作为一名服刑人员,政府、父母、亲人都没有抛弃我,我又怎能自甘沉沦?于是,我很快丢掉了思想包袱,开始积极融入监狱生活,参加劳动技能培训。
被分到生产监区后,我积极参加劳动,认真学习文化、技术,第一个月就获得了分值奖励。由于表现突出,2010年6月,我被调到监狱小报室担任编辑,同年底获得了监狱劳动改造积极分子。
然而,就在我为获得的小小成绩沾沾自喜时,妻子通过法院递交的《离婚起诉书》,又一次将我改造的热情冷却,使我变得沉默寡言。
时任监区李楠总管教得知后,开导我:“爱一个人,就应该让她快乐、幸福。你若真爱你的妻子,就应该把和她在一起的时光,当作一生中最美好的怀念和回忆,并将之化为改造的动力。”
李楠总管教的话犹如醍醐灌顶。是的,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当我不能照顾妻子的时候,我又有什么理由不放手呢?最终,我并没有因为感情的变故而放慢改造脚步,继续沿着政府和狱警指引的方向大步奔向新生。
在政府和警官的关心、教育帮助下,我经过努力于2010年至2012年连续三年获得监狱劳动改造积极分子,2010年被授予广西壮族自治区监狱系统内部报刊《广西新生报》先进报道员,并于2011年11月获得减刑一年五个月。
回首往事,入狱为囚,让我的人生跌入了“寒冬期”。然而,监狱警官的关爱和教诲如阳光,溶化了我心中的冰雪,让我从严冬走向暖春,新的梦想再次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