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多举措创新法治实践

推动风险联治、矛盾联调、问题联解

——四川省乐山市多举措创新法治实践


  岷江奔涌,嘉州向新。

  近年来,四川省乐山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系统推出“一企一法学专家”“一扇门解纷”“云端调解”“德古+法治”等创新举措,着力提升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规范化建设,推动风险联治、矛盾联调、问题联解,为重大工程、中小微企业和世界遗产保护提供精准法治保障,以高水平法治实践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多部门织就基层治理网络新格局

  近年来,在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乐山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通过构建三级综治中心体系、融合民族文化智慧、强化科技赋能,打造出矛盾纠纷化解“乐山样板”。

  近日,记者走进乐山市市中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犹如进入社会治理的“中枢神经”: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局、信访局等20余个部门在此同频共振,法律咨询、矛盾调解、信访接待等窗口如精密齿轮般协同运转,群众愁眉进门,愉悦而去。

  “过去群众解决问题要‘跑断腿’,现在只需进‘一扇门’就能找到所有答案。”市中区综治中心主任陈财富有感而发,“一站式”折射出基层治理从“九龙治水”到“握指成拳”的深刻变革。

  这样凝聚合力、高效便民的“一站式”中枢在乐山市不止一个,据乐山市委政法委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该市已完成全部县级、121个乡(镇)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这些“中枢神经”以点带面、上下贯通、全域覆盖,犹如一台精密高效的机器,为辖区纠纷化解、信息搜集、风险防范输送着源源不断的“能量”。

  夹江县初步构建起综治中心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实体化、联动化、专业化、规范化、智能化运行工作格局,在科技的加持下,空间限制被打破,随时随地为群众“化解千千结”成为可能;马边县组建了针对本地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调解的专家库,并根据当地实际,规范管理45名特邀“德古”调解员,打造了14个专业性、行业性、区域性调解委员会并配备专职调解员22人。同时,为确保“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能真正实体运转,马边县还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德古”等特邀调解员组建调解工作队,又相继出台了《“德古”“莫达”调解职责》《“玛牧·吉威”调解原则》等制度,实现综治中心派单,调解员到场参与纠纷化解。马边县探索推广的这种“传统+现代”治理模式,不仅让95%的矛盾纠纷就地解决,更实现了民族文化与现代法治的融合,为多民族地区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

  以综治中心为载体,以民族文化为纽带,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域的基层治理网络。这里不仅演绎着“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治理智慧,更谱写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巴蜀新篇。


  法学专家构筑重点项目法治护盾

  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法治保障,近年来,乐山市法学会紧扣新时代法治建设脉搏,以“智囊团”的智慧、“思想库”的深度、“人才库”的活力为支撑,通过织密三级服务网络、创新企业法律服务、下沉专家资源等实践,为嘉州大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针对企业发展中的法治需求,乐山市法学会探索推行“一企一法学咨询专家”机制,为企业科学配备法治护航力量。法学专家化身“法律管家”,围绕品牌保护、合同规范、劳动争议等法治需求开展“点对点”服务,法律难题在专家指导下迎刃而解。

  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项目是国家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的重点工程,是四川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工程。2015年,该项目第一个枢纽——犍为航电枢纽投入建设。犍为县法学会主动服务项目建设,组织法学专家深入项目开展法律宣传服务,化解涉企纠纷,解决企业难题,有力保障了项目建设。

  据介绍,该县法学会、县检察院与犍为航电枢纽共同打造的长江上游鱼类生态法治保护品牌“鱼跃龙门”,为长江上游流域生态保护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自2022年12月犍为航电枢纽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以来,在航运、发电、防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县法学会的法治服务保障也在不断提档升级。犍为县法学会依托“鱼跃龙门”法治工作站,组织法学专家深入航电枢纽,了解企业法律需求,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

  2025年7月初,犍为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县法学会会长周武民率县法学会、县检察院在“鱼跃龙门”法治工作站开展调研时,了解到企业面临困难——航电枢纽周边有部分群众擅自进入库区钓鱼,不仅有安全隐患,也破坏了库区水资源环境,企业多次劝阻,但收效甚微。周武民迅速作出部署,明确由县法学会牵头,组织法学专家、有关部门及时开展工作,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企业难题。

  犍为县法学会法学咨询专家、县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肖江等随机到库区开展实地走访调查,了解并掌握第一手资料,会同法学咨询专家团队进行分析研判,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7月25日,县法学会组织县公安、水务、环保等部门以及犍为航电枢纽公司召开联席会议,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会商,作出了由属地镇加强对钓鱼群众的法治安全宣传,公安、水务部门加强对违法垂钓行为查处,公安机关指导企业完善安防设施等工作部署,并组织力量现场办公,为企业消除了安全隐患。

  如今,消除安全隐患的库区一派安宁祥和,犍为航电枢纽公司对县法学会及相关部门及时高效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乐山市法学会负责人介绍,乘着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东风,乐山市县(区)两级法学会将法治服务的触角向基层延伸,创新打造的“1—4—4”工作模式:县、乡、村三级服务站点分级而立,4项核心制度筑牢运行根基,4类工作台账明晰服务轨迹。“派驻+轮驻”的双轨机制,让法学咨询专家的身影常留基层。

  如今,265个基层服务站点已如繁星般遍布各县(区)、乡、村,其中69个嵌入县乡综治中心,实现法治服务“零距离”覆盖。300余场法治宣讲如春雨润田,浸润4.2万群众心田;800余起纠纷在法治化轨道上化解,500余次咨询为1300余人拨开迷雾。这张贯通城乡的法治服务网络,不仅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让基层治理在法治阳光下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