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市法学会积极服务地方法治实践
以法学之智赋能社会治理 以法治之力助推“尔滨”发展
聚焦涉外法治建设,联合举办“俄罗斯法学理论与实务”系列讲座;聚焦服务冰雪旅游,组织法律服务“六进”活动;聚焦护航经济发展,成立深哈园区法律服务站和法学专家工作站……
2022年以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法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团结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扎实推进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加强法治宣传、培养法治人才等系列工作,为护航哈尔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聚“焦点” 繁荣法学研究结硕果
近年来,哈尔滨市法学会在法学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成就。这些亮眼成就的取得与哈尔滨市法学会对课题研究、工作机制建设等方面标准的不断自我提升密切相关。
2023年,哈尔滨市法学会印发《哈尔滨市法学会法学研究政治审核监督办法》,健全课题征集与考核考评机制。在严格课题征集和规范考评机制促动下,2022年至2025年,哈尔滨市法学会共评选出优秀法学研究成果206项,7项申报课题获黑龙江省法学会立项。
围绕未成年人保护与预防犯罪,哈尔滨市法学会形成了《哈尔滨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防治综述》;聚焦社会治理工作,哈尔滨市法学会组织课题组撰写的《新时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哈尔滨模式和路径创新》获黑龙江省第七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二等奖;在第三十四届、第三十五届、第三十六届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征文评选中,哈尔滨市推荐的315篇论文有42篇获奖;在第19届东北法治论坛中,征集论文270篇,哈尔滨市法学会荣获“优秀组织奖”。
在法学研究会建设方面,哈尔滨市法学会有序推进,依据《中国法学会章程》《中国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持续完善研究会组织与制度建设。哈尔滨市、区两级法学会现有法学研究会69个,其中市法学会直属研究会17个。统筹推进研究会换届工作,2025年已指导5个市属研究会完成换届。
此外,哈尔滨市法学会还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并重,新成立了哈尔滨市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民营经济法学研究会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研究会,着力提升研究成果转化与应用水平。
作为省会城市,哈尔滨市内知名高校和律师事务所众多。为此,哈尔滨市法学会利用这一优势,深化与高校、律所、科研院所的学术交流,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法律服务新质生产力、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等领域常态化开展活动。比如,哈尔滨市法学会与黑龙江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俄罗斯法学理论与实务”系列讲座;联合哈尔滨市司法局、市贸促会、哈尔滨仲裁委共同发起成立对俄仲裁法律服务联盟。每年编印《哈尔滨法学》内部资料4期,印发8000册,有力促进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融合。
筑“高点” 培养法治人才见实效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哈尔滨市法学会近年来的中心工作之一。
2022年3月,哈尔滨市法学会印发《哈尔滨市法学会关于集中开展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活动工作方案》,由10位在哈高校法学专家组成“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系列法治宣传活动,成效显著;2024年9月,哈尔滨市法学会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举办全市“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邀请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勇作了题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专题讲座,在校的市管干部进修班、中青班、优秀女干部班学员及党校教职工200余人聆听讲座。
此外,哈尔滨市法学会还连续多年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参加黑龙江省法学会组织的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征文比赛,征集论文400余篇,评选优秀论文近百篇并汇编成册;积极参加2024年黑龙江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主办的全省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优秀论文评选,在内部刊物《哈尔滨法学》及其公众号开设专栏,加强法学领域意识形态建设,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实施在于人。着眼于构建法学法律人才智库,哈尔滨市法学会通过地校合作、地所合作等方式,广泛吸纳高校及实务领域法学法律人才,依托市法学会理事会、法学研究会和学术委员会,定期组织培训活动等,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将203名专家纳入哈尔滨市法学会法学专家库,推荐5名法学专家进入市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专家库。
“为强化法治人才培养,我们还进一步优化会员管理服务机制,积极发展个人会员与团体会员,通过组织培训、考察、交流等活动提升会员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哈尔滨市法学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哈尔滨全市现有法学会会员4157人,建成20个“会员之家”。目前,该市已将“会员之家”打造为法学会会员政治学习的阵地、业务理论交流的课堂、集中活动的场所、服务会员的平台及吸引人才的智库,大大增强了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
突“重点” 展现法治宣传新气象
连续多年参加黑龙江省法学会组织的全省微动漫和短视频大赛,荣获优秀组织奖;2023年,地校合作开展“以学心听·以公心辨”习近平法治思想辩论赛;2024年,承办首届哈尔滨“平安杯”高校模拟法庭辩论赛;2025年,组织开展“赓续红色血脉·绿水青山法治行”主题活动,并承办黑龙江省第一届“平安杯”法治辩论赛(高校组)比赛……
近年来,哈尔滨市法学会积极参与和组织各类特色普法宣传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丰富法治文化供给,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据介绍,哈尔滨市法学会坚持服务基层群众,在每年的3月8日、4月15日、12月4日及民法典宣传月等普法节点,组织开展广场普法、文艺演出、法律大集等群众喜闻乐见的“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年均开展活动150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超万人次,受众逾30万人次。
每年年初,哈尔滨市法学会还牵头研究制定“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宣讲活动计划和工作方案,组织法学专家深入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军营,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针对不同群体需求精准普法,哈尔滨市法学会年均举办“双百”活动30余场,通过案例教学提升公众法律理解与运用能力,有效增强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法治素养。
擦“亮点” 服务法治实践谱新篇
“法律诊所”是哈尔滨市法学会工作的一张亮眼“名片”。为了不断擦亮这一名片,近三年来,哈尔滨市法学会进一步整合法学专家、法学法律工作者及志愿者等社会资源走进“法律诊所”,通过为群众无偿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参与矛盾纠纷调处等,普及、宣传法律知识,逐步建立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长效机制,更好地服务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3年,哈尔滨市法学会出台《区、县(市)法学会法学专家和法律诊所工作绩效考核暂行办法》,以“四化”原则和“六有”标准优化服务阵地,构建了以“法律诊所”为支点、法律工作者为骨干、法学专家为补充的基层法律服务新格局。
哈尔滨市法学会现有13类“法律诊所”共548家,其中五星级69家,推进“法律诊所”入驻18个区、县(市)和304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成效显著。
依托各“法律诊所”,哈尔滨市法学会积极围绕全市重点热点工作,在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及冰雪旅游季期间,组织法律服务“六进”活动(进赛场、进景区、进宾馆、进商场、进社区、进展馆),在冰雪大世界、中华巴洛克、道里菜市场、中央商城等游客聚集场所设置法律咨询服务站点89处,搭建涉旅纠纷化解“快车道”。
2024年11月,哈尔滨市法学会还成立了深哈园区法律服务站和法学专家工作站,针对企业发展中的法律障碍与风险,组织专家入企开展专题研究,提供对策建议,助力提升企业依法经营和风险防范能力。
“下一步,哈尔滨市法学会将全面学习宣传、研究阐释、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法学领域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努力将市法学会打造成为培养法学高端人才、法学理论研究成果转化的智库和高地;围绕提高全民法治素养,努力将市法学会打造成为宣传形式新颖、宣传内容丰富的阵地和中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将市法学会打造成为党委、政府科学高效决策、化解群众矛盾纠纷成效显著的百姓法治之家和会员活动之家。”哈尔滨市法学会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