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司法局:“点、线、面”协同发力推动“八五”普法圆满收官

  本报讯(记者池泽梅 通讯员陈海涛) 近年来,在深圳市南山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深圳市司法局、市普法办的悉心指导下,在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南山区司法局紧紧围绕“八五”普法规划要求,以创新机制、拓展路径、深化实践为主线,“点、线、面”多维协同发力,全面推动法治建设走深走实,以生动扎实的普法实践,奋力书写“八五”普法收官之年的南山答卷。


  “点”上发力,筑牢根基,深化覆盖

  南山区司法局聚焦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以创新为帆、以实效为舵,推动学法氛围日益浓厚,法治信仰深入人心。

  在学习宣传宪法方面,在全市首创“马拉松+普法”模式,借赛事影响力弘扬宪法法治精神;创新推出“普法惠民券”,实现普法与惠民深度融合;构建多层次宣传矩阵,覆盖商圈屏幕、公交站点、社区宣传栏等线上线下平台;开展相关活动300余场,覆盖群众超20万人。

  在学习宣传民法典方面,积极举办普法宣传活动,融合非遗文化,通过非遗打卡、法治相声等形式增强吸引力;深入社区开展普法宣传,累计举办活动420余场次,发放资料15800余份,覆盖群众超10万人,有效推动民法典融入民众日常生活。


  “线”上延伸,精准赋能,打造品牌

  南山区各部门主动探索、联动发力,以企业普法、涉外法治与青少年法治教育三大脉络为轴,构建贯穿多群体的普法服务链。

  面向企业,南山区司法局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益企直播”,开展湾区高质量发展等助企活动,推进企业合规建设,护航企业稳健出海;成立全省首家司法助企工作室,办结企业司法需求800余件;开展“民法典益企”司法助企行大讲堂和“六个一”行动计划,以全链条司法保障助力120余家企业轻装上阵,赋能辖区近万家企业。

  立足南山区国际化街区定位,针对本区外籍人士编印中英文普法读本,发放2300余份;汇编印发企业出海指南,开办深圳市南山区“法律服务护航高质量发展”系列研修班18期;构建“区—街道—园区”三级联动涉外法律服务机制,惠及园区涉外企业超1000家。

  聚焦青少年群体打造“晨曦行动”品牌,制作普法短片、动画和读本;举办“守护成长 法治护航”南山区校园法治文化节,覆盖全区110所中小学;推进法治副校长、辅导员全覆盖,邀请法官、检察官等进校园举办讲座,构建全周期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


  “面”上拓展,夯实阵地,营造生态

  南山区司法局持续拓展普法阵地覆盖面,让法治馨香沁润城区每个角落,全域法治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精心打造全市首个以知识产权为主题的法治文化公园——石鼓山知识产权法治文化公园,将法治元素融入自然景观;升级南山法律文化博物馆,丰富法律文化博物馆文化内涵;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体验中心,设立“小荔果”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中心等区域,以沉浸式体验服务企业、师生及居民;依托南山安全教育体验馆,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普法趣味性和实效性,构建起多维立体、触手可及的法治文化生态。

  辛勤耕耘终结硕果,法治南山熠熠生辉。“八五”普法期间,南山区应急局获评“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两名基层普法工作者获得全国“八五”中期通报表扬;建成区级以上法治文化阵地19个,其中南山安全教育体验馆获评第二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石鼓山知识产权公园被评为广东省“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全区101个社区全部达到省民主法治社区考核标准。

  下一步,南山区司法局将坚持守正创新,深耕普法,重点实施“滴灌式”精准普法,围绕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发展等需求定制普法套餐;完善普法机制体制,推动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打造具有南山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持续提升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南山区全面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创新城区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