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东盟商事法律论坛在南宁举办

  本报讯(记者王蓉 韩美玲) 近日,“中国—东盟商事法律论坛2025 中国仲裁周南宁专场”在南宁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贸促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东盟10国国家工商会共同主办,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秘书处、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等承办。

  本届论坛紧跟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以“AI赋能区域法律数智化合作”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对法律服务模式的创新与重塑,深入探讨AI在法律服务各领域的应用前景与实施路径,展现数字经济时代法律服务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为推动区域法治合作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

  据了解,本届论坛推动七项实质性合作成果落地,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南宁国际商事法庭参与四项:一是运行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中国贸促会办公室商事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试点(广西)。二是由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广西贸促会三方协同共建,正式运行广西知识产权数智化协同保护机制,在全国首创“侵权风险测评+纠纷多元化解+质量技术赋能”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三是首次发布来自北京、上海等地“人工智能+法律服务”应用场景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14个典型案例。四是首次发布《广西金融领域纠纷化解实务指南》。《广西金融领域纠纷化解实务指南》系统梳理八大类金融纠纷的化解流程,融入双语调解、跨境协作等东盟特色元素。

  论坛设立专家演讲环节,中外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法律科技应用创新、行业标准建设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法律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

  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司法机构、律师事务所、法律科技企业的负责人、专家学者及企业家等300余名代表参会。

  据悉,中国—东盟商事法律论坛自2014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11届,现已成为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促进区域规则衔接、推动商事法律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聚焦人工智能与法律服务的深度融合,通过发布多项创新成果、签署系列合作协议、展示前沿法律科技,进一步丰富了区域法治合作的内涵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