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司法局发布全国首个行政复议垂直大模型
科技赋能 服务一线 助力行政复议办案新模式
本报讯(记者潘巧) 近日,北京市司法局召开北京市行政复议垂直大模型发布会,正式发布全国首个行政复议垂直大模型。作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的重要成果,该产品入选北京市首批11个数字服务标杆项目,标志着北京在“智慧法治”建设中迈出关键一步。
据了解,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与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行政复议作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正面临案件数量激增与办理质效提升的双重挑战。从全国范围看,202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后,各级行政复议机关新收案件呈现急速增长态势。这种态势在北京表现得尤为突出,北京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马福威介绍,2024年北京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8.47万件,同比增长340%。2025年上半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4.12万件,同比增长36%。案件数量达到历史新高,行政复议机关“案多人少”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难题,北京市司法局于今年6月底建成全国首个行政复议垂直大模型,涵盖立案、办案、结案三大模块,立案环节实现要素自动提取与规则审查,办案环节提供争议焦点识别与审理思路生成,结案环节支持文书自动生成与电子归档。据了解,该产品输出准确率超95%,辅助环节效率提升超100%,真正实现“人机协同”的新型办案模式。
马福威介绍,该产品首先在北京市司法局及朝阳、海淀、东城、西城、丰台、门头沟六区司法局实际业务中深度应用,服务一线工作人员超百人,目前已推广至北京全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