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法学会努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大力传承红色基因 勇担法治为民使命


  江西是中国革命、人民军队的摇篮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这片红色圣土浸染着无数革命烈士鲜血,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第一部红色宪法在这里诞生。

  近年来,江西省法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法治为民使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担当实干、履职尽责,不断加强政治建设,大力繁荣法学研究,积极服务法治实践,持续强化自身建设,守正创新,推动法学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更大法学智慧和力量。


  坚持加强政治引领

  江西省法学会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心铸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重要致信精神,始终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团结带领全省法学法律工作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江西省委高度重视法学会工作,省委常委会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致信和中国法学会“九代会”精神。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学会建设的若干措施》,对做好全省新时代法学会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省委政法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法学会工作,加强对法学会工作的统筹谋划和督促指导。

  江西省法学会始终坚持政治建会、从严治会,把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通过专题辅导、理论培训、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加强党对法学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地方各级党委大力支持法学会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责,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做实做优红色基因传承文章,高质量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制建设纪念馆,打造红色法治宣传教育标杆基地。出台举办论坛、研讨会有关规定,会员微信工作群管理办法等规定,坚决捍卫法学领域意识形态安全。


  大力繁荣法学研究

  近年来,江西省法学会牢牢把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工作主线,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法治实践中的难点、堵点、热点问题,扎实推动法学研究,促进法学理论创新和服务法治实践紧密结合,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江西省法学会与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设立“法治江西专项课题”,完善选题建议征集、课题管理、研究成果专报报送等制度,近五年共开展课题研究30个,一批成果被相关部门采纳转化。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研讨暨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发展江西数字经济”“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主题开展学术研讨,获得上级部门肯定。设立“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鼓励全省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推动研究成果加快转化应用,服务领导决策,已有7项课题结项,多项课题正在开展研究。多项成果获评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300余篇论文在“中部崛起法治论坛”获奖。

  近五年来,江西省法学会积极组织专家参加全省法治江西(法治政府)建设理论研讨会,提出立法建议30余条。积极组织全省法学法律工作者参与“中部崛起法治论坛”“泛珠三角合作与发展法治论坛”,参加中国法学会各项学术交流活动。       支持中央苏区法制研究会承办第二十八届全国高校法学院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指导各直属研究会承办中国法学会相关研究会的专题论坛、年会、研讨会23场,举办各类学术交流40余场,指导南昌、九江市法学会举办“长江中游城市群法治论坛”。


  积极服务法治实践

  江西省法学会坚持为民宗旨,创新方式方法,强化数字赋能,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上探索新路子、打造新平台。

  组织专家参与制定《江西省志愿服务条例(草案)》《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条例(草案)》等10余项地方立法,促进良法善治。参与司法体制改革、执法监督案件评查、“江西省十大法治事件”评选等工作,为法治江西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组织开展新时代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调研评估,为加强法律监督提供决策参考。组织开展“法学家与企业家面对面”调研活动,零距离为民营企业纾忧解困,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江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组织编写《学生学法》《企业用法》《公民守法》普法丛书,与团省委、省司法厅联合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在全省掀起普法热潮。

  同时,全省法学会积极推进法学专家咨询工作,全省建成专家库118个,吸纳专家1749人,涌现出“周淑琴工作室”等知名品牌;扎实推进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等活动,五年来开展活动6.23万余场次;制定《加强基层服务站点建设若干措施》,推动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融入综治中心建设,全省建立基层服务站点1348个;推出“苏区法制100讲”系列短视频,开发精品课程,引导广大干群从红色法治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凝聚民族复兴伟力。


  持续强化自身建设

  江西省法学会认真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群团组织改革及法学会建设的部署要求,认真履职尽责,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和直属研究会规范化管理,扎实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人才队伍活力不断激发。

  江西省各市、县法学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文件精神,推进法学会全面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11个设区市级法学会编制、人员配备全面到位,赣州、宜春、吉安、新余等市实现县级法学会人员编制全覆盖。加强会员服务管理,在南昌、赣州、宜春等地探索成立“会员之家”,为中国法学会会员来赣学习交流提供便利服务。严把会员入口关,按照精准核实要求,切实加强会员队伍管理,开展会员信息梳理排查,不断壮大会员队伍,目前江西全省法学会个人会员达18727人,团体会员92个。

  江西省法学会出台《江西省法学会研究会成立和换届工作细则》等制度文件,加强研究会的监督管理,督促研究会按规定程序开展活动,促进研究会规范化建设,共设立20个研究会,法学研究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同时,江西各市、县法学会结合区域发展需要,分别组织成立了相关学科研究会。其中,景德镇市法学会成立陶瓷知识产权法治研究会,成为全国首家专业聚焦陶瓷知识产权的法治研究机构。

  为培养和激发会员队伍活力,江西省法学会开展首届“江西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和优秀法学成果奖”评选活动,评选出10名优秀中青年法学家和19项优秀法学成果。在赣州举办全省法学会工作培训班,邀请国内知名法学专家、业务能手作专题授课,建立红色教育培训机制,推动法学会干部队伍素质能力全面提升。今年初,瑞金市法学会、樟树市法学会王军辉分获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时代新征程,江西省法学会将在政治引领上彰显新担当,在服务大局上展现新作为,在服务群众上探索新路径,在激发活力上取得新突破,在履职能力上取得新提升,为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