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贯彻落实自治区法学会“八代会”精神纪实

“学宣干”三维联动提供“百色方案”

——广西百色市贯彻落实自治区法学会“八代会”精神纪实


  为深入贯彻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精神,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紧扣“学宣干”三个维度,将会议精神转化为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在全市掀起学习贯彻热潮,为边境民族地区践行会议精神提供了“百色方案”。


  以“学”为基,构建立体化学习体系

  百色市将学习会议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精神紧密结合,形成多层级联动的学习格局。会后第一时间专题上报市委,推动会议精神纳入全市重点学习内容,建立“市委统筹抓总、政法系统牵头、法学会具体落实”的学习机制,为市委决策提供法治参考。在市委政法委全体(扩大)会、委务会、政法工作调度会等关键会议中专题研学,带动政法系统领导干部先学一步。依托市法学会“每周微课堂”,组织县区法学会、市直单位开展“领导领学+骨干解读+互动研讨”活动,实现市县乡村学习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百色市还聚焦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等特色领域,确定《涉边违法犯罪综合治理对策研究》《山歌唱响法治风 特色普法文化探索》等政法大调研课题;市中级人民法院申报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跨境犯罪治理路径研究——以广西百色地区为例》广西法学会课题成功立项,推动理论学习向实践转化;市人民检察院理论文章《社区矫正实质化、全流程监督机制建设实证研究》获评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刑事执行检察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优秀论文。


  以“宣”聚力,打造民族特色传播矩阵

  结合多民族聚居特点,百色市创新宣传方式,让会议精神深入基层肌理。线上通过“百色政法”“平安田东”“那坡政法”等市、县两级政法微信公众号以及市、县法学会相关工作群转发动态信息;线下利用法治文化阵地(法治长廊、文化广场等)设置专题展区,在城乡人流密集区悬挂横幅200余条、发放手册5万余份,形成立体宣传网。组织“法学专家+业务骨干”宣讲队,针对不同群体开展“靶向宣传”——进农村讲“土地纠纷、婚恋纠纷、邻里纠纷化解”,进社区讲“民法典适用”,进企业讲“合规经营”,进校园讲“未成年人保护”,用案例故事解读理论要点,累计开展宣讲1032场次,覆盖群众87.9万人次。此外,还充分发挥“双语法律明白人”作用,利用“牛魂节”“火把节”等民俗文化活动及赶集日等时机,在田间地头用壮汉双语进行“聊家常式”宣讲,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为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力量。


  以“干”践学,书写法治惠民成绩单  

  锚定“学用转化”目标,百色市将会议精神转化为具体工作成效。制定《百色市贯彻落实自治区法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精神工作方案》,将会议部署分解为6大方面20项具体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实行“月调度、季小节”机制,确保每项任务落地。

  特别是百色市法学会围绕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工作,高质量建成393个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组织法学专家团队参与地方立法论证63次,接待群众来访2965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942件。与此同时,还集中攻坚自治区交办的13件信访积案,通过“法学专家+政法干警+乡贤+N”联合调解,目前已全部实现实体性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