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仇晓光

深化法经融合 探索培养卓越财经法治人才新路径

——专访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仇晓光


  人物名片:仇晓光,吉林长春人,法学博士,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兼任吉林省法学会财经法学研究会会长,长春市法学会副会长。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培养兼具深厚法律素养与精湛财经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法治人才?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仇晓光教授认为,要积极构建“法经融合、虚实联动、协同育人”的特色人才培养体系,为法治中国建设输送大批精法律、通财经、懂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打破学科壁垒 重构“法律+财经”知识体系

  作为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如何面对传统法学教育中学科壁垒明显、复合知识供给不足的挑战?仇晓光介绍,该院立足学校深厚的财税、金融学科积淀,积极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系统性重构,首创“法律核心模块+财经应用模块+交叉融合模块”三维课程架构,在确保学生扎实完成法学核心课程的同时,充分发挥学校的财经特色优势,相继开设“税务管理实务”“金融风险管理”等特色财经应用课程。“最具突破性的是,为了实现学科深度融合,我们重点打造了‘金融法实务’‘税法专题’‘法律与会计’‘法律与资本市场’等一批跨学科融合课程群。”

  “我们的融合课程不是简单拼接,例如在‘税法专题’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税收法律制度,还要通过真实的企业纳税申报案例,学会从法律规范和财务数据双重维度分析解决复杂的税务问题。‘金融法实务’则通过模拟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全流程,让学生同步掌握金融法规与风险评估技能。”仇晓光说,该院在课程体系中还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定期邀请税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的实务专家参与实践教学,确保教学内容紧跟行业前沿。


  强化“虚实”联动机制 贯通“四阶赋能”实践链条

  如何将相对抽象的法律财经知识转化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大力强化“虚实”联动机制,积极构建“课程案例分析—基础模拟实训—虚拟仿真演练—行业真实项目”的“四阶赋能”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的良性互动。

  “我们与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等20余家实务部门深度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旁听真实庭审,不断强化学生对法律实务的直观认知。”仇晓光介绍,为了大力拓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法律实践视野,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采用“双师”授课模式。比如,“刑事模拟法庭”“法律谈判”等课程由校内教师与法官、律师等实务专家联合执教,让学生深度参与案件分析和法律文书撰写,帮助学生快速跨越“从知到行”“从虚到实”的“鸿沟”。

  仇晓光表示,近年来,为了适应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积极拥抱技术变革,逐步探索开发出虚拟仿真教学项目,通过数字化再现复杂商业法律场景,以此强化学生风险合规判断能力。在实战环节,该院与盈科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紧密合作,联合开发了《民事诉讼业务流程》《模拟法庭实训教程》等13部实务教材,并通过举办“盈科杯”案例写作大赛等活动,推动学生直接参与企业并购、税务争议等真实商业法律服务项目。

  “‘四阶赋能’实践教学体系成效明显。”仇晓光介绍,近5年来,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近1000名毕业生顺利通过实习基地实现职业无缝过渡;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50余项,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持续位居吉林省高校前列。


  共育共建共享 构建法治人才培养新生态

  人才培养的突破离不开协同机制的创新。仇晓光表示,为了打破高校“单方主导”的人才培养传统,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积极构建“人才共育、资源共建、成果共享”的校地共生机制,并以此积极推动师资队伍多元化发展,一方面,选派骨干教师赴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法院、松原市人民检察院等实务部门挂职锻炼,强化司法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大力支持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高校访学交流,不断拓宽学术视野。

  “为了做好师资队伍多元化建设,我们聘请多名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驻校授课并担任校外导师,实现了师资的双向深度流通。”仇晓光介绍,该院还深度参与“长春智慧法务区”建设,将智库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地方法治实践与营商环境优化,使教学与实践的“双向奔赴”实现彼此赋能和双向共赢。

  此外,为了持续助力学生成长,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还建立了毕业生质量跟踪反馈闭环系统,并以此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提升教学水平。同时,该院每年开展“法律人大讲堂”“商法论坛”等品牌活动20余场,持续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契合。

  据了解,近年来,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其核心经验——特色课程体系重构、“双师三堂”协同育人模式、“四阶赋能”实践路径,先后被浙江财经大学、北华大学等院校借鉴。同时,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突出的复合能力赢得市场广泛认可,多数毕业生投身法律职业领域,成为知名法律服务机构的中坚力量;部分毕业生则凭借“法学+财经”的复合背景,在证券、银行、金融监管等财经法治领域大显身手。

  面对未来,仇晓光充满信心地表示,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将持续完善培养卓越财经法治人才新路径,进一步强化“法经融合、虚实联动、协同育人”的特色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服务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卓越财经法治人才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