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全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始终秉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将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作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在落实普法责任制、构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新格局方面,安庆市制定了“八五”普法规划,明确把未成年人作为全民普法重点对象。为细化分工,安庆市委依法治市办每年年初印发年度普法依法治理要点和年度重点单位普法责任清单,明确市直部门和县(市、区)共性和个性任务,要求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等法规开展“菜单式”“体验式”宣传,推动工作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事事有落实,引导未成年人树牢法治观念,增强明辨是非、自我保护的能力。“八五”普法以来,全市法治副校长开展专题教育6000余场次,受益未成年人200余万人次。规范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创建管理,建成安庆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20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或法治文化活动,营造“看得见法治元素,听得到法治声音,找得着法治服务”的浓厚氛围。
为全方位织密保护网,推动未成年人法治宣传广覆盖,安庆市各相关单位坚持将学校和家庭作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主阵地,构建政府、学校、家庭、学生“四位一体”协同体系,确保涉未成年人普法全动员、全参与、全覆盖。
学校法治教育以养成教育为抓手,每周开设一节法治课,做到课时、师资、教材、经费“四保证”。家庭法治教育以示范创建和进村入户为抓手,认定“学法用法”示范户1044户,命名“法治家庭”示范户156户,让法治基因牢牢植根于“家庭”这一“最小细胞”,用“小家”的和谐和家庭法治意识的增强营造良好家风,帮助未成年人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重要时间节点,充分动员普法志愿者、“八五”普法骨干、“法律明白人”、律师等走进中小学和未成年人家中,集中开展面向未成年人的模拟法庭、庭审观摩、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文艺汇演、法治非遗教学体验等活动。“八五”普法以来,安庆市共组织开展相关活动5000余场次,50多万名未成年人接受法治教育。
在保障未成年人法治宣传高质效方面,安庆市有关部门结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借助“安庆普法”等“两微一端”新媒体矩阵,先后展播微视频《聆听》、微电影《破茧》等200余部面向未成年人的法治作品,在寓教于乐中宣传预防校园霸凌、预防性侵、隐私保护、防溺水等知识,潜移默化引导未成年人将书本上的法条转化为自身行为准则和生活习惯。
为丰富未成年人法治文化生活,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安庆市整合多部门资源,打造特色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品牌,形成普法合力。安庆监狱等单位联合安庆市司法局开展送法进监活动,向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赠送助学金和学习用品,以亲情团聚实现教育改造和关爱帮扶;迎江区成立全市首家关注未成年人矛盾的“迎春花”调解工作室;太湖县做实校园法治巡讲,形成有制度、有队伍、有方法、有效果的品牌;宜秀区深耕校园法治非遗教学,用“艺术之美”点亮童心深处“法治之光”。
安庆市11家法律援助机构也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就近为权益受侵害的未成年人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免费、高效的法律服务。对涉未成年人案件坚持优先受理、快速办理,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维护。2024年,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共开展“法援惠民生 关爱未成年人”“法援护苗”等维权宣传活动500余场次,发放宣传材料6000余份,办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463件,解答未成年人法律咨询3930余人次,有力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安庆市积极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涉未成年人矛盾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组织基层司法所和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中经验丰富、善于沟通、富有耐心的调解员,重点关注并主动介入涉及未成年人的家庭纠纷、校园纠纷、邻里纠纷等,通过耐心细致调解化解矛盾,为未成年人营造和谐稳定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