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平罗县检察院:立足服务“小窗口” 践行为民“大情怀”

  本报讯(记者惠晓锋□李慧霞)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人民检察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聚焦人民群众特别是特殊群体的权益保障,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用心用情提供“三心服务”,让小小的服务窗口成为传递司法温度的重要载体。


  “暖心式”服务平台,让窗口更有温度

  为让来访群众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平罗县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精心打造“暖心驿站”,配备轮椅、老花镜、血压仪、急救药品等便民设施,免费向有需要的群众提供。针对未成年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服务中心大厅专门增设专用接待窗口,并挑选党性强、亲和力佳、业务经验丰富的干警担任“党员先锋岗”接待员,认真倾听群众诉求,全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在信访接待中,充分考虑特殊群体的年龄、身体状况,努力让他们少跑路。如在办理杨某某信访件时,考虑到其年过七旬且不在当地居住,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核实诉求、邮寄送达文书、协调上门答复等方式,让杨某某无需踏入检察院大门就完成了申诉。


  “贴心式”服务方式,全力破解群众难题

  为切实保障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平罗县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积极发挥值班律师作用,邀请他们为特殊群体提供法律咨询、代写申诉材料等专业服务,用检察人员的“多操心、多出力”,换得群众的“少犯难、少跑路”。曾有一位步履蹒跚的文盲老人来访,即便其反映的问题不属于检察院管辖,工作人员仍耐心告知相关规定,并邀请值班律师为其代写民事监督申请书,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同时,将“前台”群众接待与“后台”司法办案深度融合,对于年老体弱、身患残疾、行动不便的信访人,只要其提出申请或征得同意,就开展上门听证,就地进行释法说理和矛盾化解,避免程序空转,减轻信访人的诉累和访累。如办理马某某申请执行监督案时,在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前,考虑到马某某年纪较大,且是代未成年孙子申请监督,便到其所在村委会开展上门听证,邀请律师、村委会委员等参与,既释明不支持的理由,又告知司法救助政策及相关程序。


  “爱心式”司法救助,为特殊群体纾难解困

  该院深入推进“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等各类专项活动,创新构建司法救助线索搜索模型,将刑事被害人与防返贫监测户、残疾人、低保人员等数据信息进行碰撞,精准筛选出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特殊被害人,主动开展救助。针对残疾、年老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救助服务。对于司法救助后生活仍有困难的当事人,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社会救助建议函,推动形成“检察+”救助模式。2023年以来,已救助未成年人10人,发放救助金11.2万元;救助困难妇女22人,发放救助金32.7万元;上门救助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3人,发放救助金6万元。

  平罗县检察院以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为纽带,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司法为民的初心。从“暖心”的服务设施到“贴心”的办事方式,再到“爱心”的司法救助,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下一步,该院将继续优化服务,让12309检察服务中心这个“小窗口”持续传递司法温情,践行为民“大情怀”,为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