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法发布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第一批)
规范涉企行政强制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本报讯(记者王蓉)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严格公正司法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高人民法院选取10个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将分两批发布。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第一批)5个案例。
该批5个案例包含2个行政强制措施、2个行政强制执行和1个非诉行政强制案例,分别为:某漂流有限公司诉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扣押财物及行政赔偿案;某新能源公司、包某诉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扣押财物及行政赔偿案;某绿化有限责任公司诉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人民政府强制拆除房屋案;某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诉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办事处强制拆除设施案;山西省襄汾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强制执行某装饰有限公司案。
据了解,这批案例涉及行政强制种类多样,既包括查封设施、扣押财物等行政强制措施,也包括行政强制执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等;原告企业所涉行业多元,包括绿化、通讯、旅游、能源、药品、装饰、文化传播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涉及行政管理领域广泛,涉诉行政机关既包括地方人民政府,也包括文化旅游、消防管理、市场监管、城乡建设、劳动保障、综合执法等职能部门;所反映的法律问题值得关注,涉及行政主体资格、法定职权、执法依据、执法程序、信赖利益保护等方面法律适用标准的探索和完善。相关案例的发布,集中体现了人民法院通过监督、纠正违法行政强制行为,依法保护市场主体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的坚强决心,有利于强化规范指导,进一步防止同类行政违法情形的发生。
此外,最高法还公布了相关数据,2022-2024年,各级人民法院受理涉企行政强制一审案件约占全部一审行政案件的8%。各级人民法院通过公正审理涉企行政强制案件,一方面,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行政强制等监管职责,维护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坚决纠治违法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以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力促政通人和、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