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德安县:让综治中心成为“最强解纷单元”
2024年以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委政法委立足政法职能,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坚持前端和后端一起抓、平台和机制一起建、短板和弱项一起治,县乡村三级贯通,构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三道防线”,全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2024年荣获“江西省公众安全感调查先进县”称号。
握指成拳,把调解资源“聚起来”
如何将调解资源握指成拳、形成合力,是德安县委政法委谋划的重点。该县大力整合资源,着力构建“三道防线”,即在村(社区)一级通过“多网合一”构建“第一道防线”,在乡镇一级通过“庭所共建”构建“第二道防线”,在县级层面通过“解纷超市”构建“第三道防线”。
德安县有11个城市社区、70个社区网格,社区人口密集。该县依托综治中心平台,在城市社区推行“多网合一”,将党建、城市创建、治安、物业、城管、应急、消防、环保8大网格与综治网格有效融合,每个网格构建“1+1+8+N”网格力量,遇到矛盾纠纷,实行网格员制单上报、网格长派单交办、办事员接单办结,2024年以来累计办理网格事项2.8万余件。
实行乡镇履职清单试点改革后,德安县把“庭所共建”纳入乡镇履职清单,发挥乡镇平安法治办的统筹作用,将13个乡镇综治中心、8个派出所、3个交警中队、4个法庭、13个司法所统筹在一起,以乡镇为单位,以“一办两所一队一庭”为成员,构建“庭所共建”模式。在化解矛盾纠纷时,相关庭所主动靠前、提前介入、信息互通、成果共享,形成基层治理“共同体”,320件矛盾纠纷通过“庭所共建”模式得到有效化解。
德安县筹集资金,对原县综治中心进行提升改造,把人民来访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非警务警情中心、检察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等机构融入进来。改造后的县综治中心面积2400平方米,常驻、轮驻、随驻单位达30余个,全力推动访调诉“一站式”平台建设,让群众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着力打造群众信得过的“解纷超市”。
立足实战,把运行机制“建起来”
德安县围绕解纷这一目标,建立了风险排查、闭环处置、研判预警、协调调度、督办问责等一系列运行机制。
孙美珍是义峰社区的专职网格员,每天都穿梭在自己的专属网格内。走访街坊邻居、搜集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是她每天工作的日常。这样的网格员,在德安县有297名,他们成为矛盾排查的“前哨”。去年以来,德安县坚持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贯通,建立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988起,90%的矛盾纠纷在乡、村两级化解。
为研判形势、灵敏感知,德安县、乡两级综治中心每月对矛盾风险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将矛盾纠纷的风险进行等级划分,开展分级分类管理,特别是加强对高风险的预判预警。针对重大矛盾纠纷,实行“一个重大矛盾纠纷、一个县领导包案、一支联调队伍、一套工作方案”的“四个一”工作机制,由县领导牵头,加大工作协调力度,推动相关部门联动履职、协同作战。
运用法治,把矛盾纠纷“化开来”
德安县坚持“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的工作思路,立足综治中心本职,聚焦重点工作任务,按照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信访行政三级办理、诉讼、法律监督“路线图”,在法治轨道上化解矛盾纠纷,着眼职能定位,推动各单位依法履职、形成合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
为提高法治运用能力,德安县综治中心建强14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队伍,安排政法各单位业务人员入驻,组织县法学会、县律师协会工作人员、专职律师、法律工作者常年坐班,为群众提供“法治套餐”服务,同时加大法治宣传力度,鼓励和倡导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法治就地解决问题。
截至目前,德安县综治中心运行通畅,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不断加强,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为德安县的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