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会诊破解涉企历史遗留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这充分凸显出法治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这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指明了方向。2024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要求海南“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大力推进制度型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海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讲话及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解决涉企历史遗留问题和优化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营商环境问题法治会诊机制。坚持依法办事、实事求是,采取“府院联动、纪法衔接、属地主责、部门支持、共同协商”等,着力破解历时较长,跨地域、跨部门、跨层级涉企复杂疑难历史遗留营商环境问题,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

  坚持高位统筹推动,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工作体系。复杂疑难涉企历史遗留问题往往牵涉面广、关系交错,需要统筹调度多部门、多领域、跨层级的资源要素推动解决。海南设立省委书记、省长担任省委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双组长的工作机制,为高位推动化解复杂疑难问题奠定体制基础。对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涉企疑难问题,海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专题研究调度,分管省领导定期协调领办,深入一线调研问诊,研究推动问题解决;市县实施领导包案协调机制,今年以来市县主要负责同志指挥调度35次,分管负责同志领办协调181次,推动174件牵涉面广、矛盾突出的重点问题解决。比如,在处置某项目补缴增容费历史遗留问题过程中,涉及住建、执法以及法院、市县政府等多个部门的法规政策、决策权限和支撑要素,省主要负责同志高位统筹,推动有效化解十余年的历史遗留问题。

  坚持依法科学化解矛盾,有效统筹平衡事先担当与事后追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海南坚持在法治框架内推动解决企业诉求,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切实提升依法治理的能力和效果。特别是针对个别历史遗留问题年代久远、底档不清、难以区分责任等情形,坚持实事求是,会同相关责任单位,查明事实,分析原因,找准症结,分清责任;坚持依法依纪,纪委监委、审计等部门提前介入,全程指导,提升合规风险防控能力,并强化责任督促落实;强化府院联动,法院进行专业指导,强化相关处置的合规性和程序合法性;统筹专业治理与问题解决,加强与专业部门沟通,商请专业机构提供意见,对需要创新路径解决的问题,在做好充分研究论证基础上争取国家部委指导支持,避免出现因违反法规政策事后整改的情况。如在处置某公司法拍项目过户历史遗留问题过程中,涉及税务、法院等及市县相关部门,经省市多次协调,强化府院联动,并积极与国家税务总局、自然资源部等部门沟通,妥善解决了难题,获得企业点赞认可。

  坚持企业诉求“有求必应”,搭建公正公平、可及有效的涉企问题解决平台。法治会诊机制为企业搭建了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疑难复杂问题解决平台,对于牵涉多方利益因素的疑难复杂问题,构建了“有人管、有人调、有人盯”的会诊机制,并以促成和解及推动调解为重要工作方法,从根源上综合高效化解争议,有效推动问题实质性化解,让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今年以来,海南开展以“减量增效、动态趋零”为目标的涉企历史遗留问题攻坚行动,共梳理950件存量问题,已销号475件,推动兑付政府欠款9亿元,盘活土地约2470亩,兑付政策奖补资金0.12亿元,兑付土地补偿款4亿元,平均企业诉求回访满意率95%,切实增强了企业满意度与发展信心。

  坚持深化制度集成创新,建立全量问题归集处置闭环管理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成熟一项推出一项,行稳致远,久久为功。海南始终将制度集成创新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理念与方法,在构建营商环境问题处理机制方面,持续整合各个平台、各项机制成为有机整体,对企业和群众问题诉求“一号响应”,“一站式”解决。一是归并问题收集渠道,整合12345热线、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等多平台资源,对涉企诉求全量归集、集中受理、线上线下联办,实现12345热线“一号对外”。二是健全问题处置闭环,研究制定《营商环境问题核实处置工作指导意见》,构建“问题受理—核实处置—法治会诊—跟踪监督—回访评价”闭环工作流程。三是强化全过程跟踪监督,加强12345热线与“监督一张网”贯通衔接,对推诿扯皮、久拖不决的案件,由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嵌入式监督”与“再监督”,让营商环境问题法治会诊的监督“长牙齿”。该机制有效推动营商环境问题化解,还获评全国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创新发展典型案例(2024—2025)和第八届政务服务博览会“政务热线助力宜商环境十佳案例”。截至7月4日,海南全省通过“监督一张网”共发起办理营商环境历史遗留问题和久拖不决的12345热线涉企诉求642件,已办结465件。

  坚持聚焦解决“一类”问题,建立长效机制推动问题源头化解。优化营商环境不仅要坚持由表及里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弊端,健全涉企制度和法治保障,还要从根本上防治一类问题。海南结合个案解决持续完善制度机制,比如,为解决司法处置土地和不动产登记难题,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印发了《关于配合做好涉司法处置土地交易工作的通知》《关于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为解决企业申请退还诉讼费难问题,省高院开展诉讼费专项清理整改行动,完成合计3.7亿元诉讼费退还;为解决光伏项目用地备案问题,省发展改革委对全省所有集中式光伏项目备案情况进行梳理,并与林业、生态等部门建立备案联动机制。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持续优化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可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也可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供充分法治保障。未来,海南将进一步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在通过法治会诊力争高质高效解决更多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持续建立健全营商环境建设特色体制机制,推动更多有益经验上升为制度成果、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