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五莲县“法治护航”赋能基层善治提质增效
建强“一支队伍”抓实“两个宣讲”突出“三项服务”
培养农村“法治带头人”556名、“法律明白人”1668名,实现了行政村法律人才全覆盖;通过举办法治讲座、以案释法宣讲、茂腔戏普法、点单式普法等形式,开展各类普法活动近300场次;免费为企业提供合同审查130余次,帮助挽回经济损失860万元……
今年以来,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法学会以开展“两个联系”会员服务活动为契机,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探索创新“1+2+3”法治服务模式,通过建强“一支队伍”、抓实“两个宣讲”、突出“三项服务”,打造具有五莲特色的“法治护航 莲通人和”法治品牌,全面提升基层善治水平。
建强“一支队伍”,基层法治根基再夯实
“自从村里有了费立福这个‘法律明白人’,村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了。现在谁家有矛盾纠纷、涉法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找费立福,寻求依法依规处理的路子。”6月11日,五莲县洪凝街道红泥崖村党支部书记、党的二十大代表张守英对前来走访的五莲县法学会相关负责人说。
张守英口中的费立福,是该县为红泥崖村配备的“法律明白人”。像费立福这样的“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在该县共有2224名。
据五莲县法学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五莲县法学会以深入开展“两个联系”活动为契机,及时将12处乡镇(街道)基层法律服务站全部入驻镇综治中心,并挑选政治素养高、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足、热心公益事业的68名会员组建“法治服务队伍”,通过开展“参与服务决策、化解纠纷、信访办理、基层治理、法律咨询、法治宣传”六大法治实践,不断赋能基层治理提档升级。为破解镇村法律人才少、依法治理能力低的难题,组织“法治服务队”,大力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双培养工程,目前已分辖区开展培训15期,培养农村“法治带头人”556名、“法律明白人”1668名,实现了行政村法律人才全覆盖。
抓实“两个宣讲”,干群法治素养再提高
6月14日,在五莲县许孟镇集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茂腔普法大戏正在精彩上演,听戏的群众把舞台围得水泄不通,听得津津有味。这是该县依托五莲茂腔剧团创作《民法典茂腔小戏》开展“法律赶大集”活动的一个生动场景。
为进一步提高普法质效,增强受众的情感共鸣,该县以深入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为契机,通过线上线下宣讲、“点单式”精准化宣讲,不断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识。今年以来,已开展法治进村居、进企业、进学校等各类普法活动270余场次,茂腔戏普法巡演28场,发放宣传资料14000余份;发布普法视频20期,其中自编自演的《民法典小剧场》系列,点击量突破5万次,线上解答法律咨询200余件。通过组建32人的“锦绣五莲”宣讲团,采取“群众点单、部门派单、宣讲团接单”方式,在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开展专题普法16场。
突出“三项服务”,基层善治水平再攀升
“你们管区村和企业拟签的艾草种植回收合同存在瑕疵,比如,合同中没有规定艾草的茎叶标准、干燥度等,很容易产生纠纷;再就是你们合同中的‘罚金’,根据合同内容应该为‘违约金’更规范。”“好的,唐所长,非常感谢你的支持!”
这是该县法律服务专家队员、镇司法所所长唐翠梅在审查村级合同时,与相关负责同志的一段对话场景。
今年以来,五莲县以服务镇村科学决策、服务企业健康经营、服务基层化解纠纷“三项服务”为切入点,不断将法学会服务的触角向基层延伸。通过成立乡镇法律服务专家队伍,深入开展乡镇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从源头上防范基层合同法律风险,共帮助审查镇村合同121件。同时,列席乡镇党政联席会议,就“重大决策论证、重大风险防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积案化解”等方面进行把脉问诊,共列席会议189次,提出意见建议250余条。通过抽调以资深律师为主体的会员成立法律顾问团,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免费为企业提供合同审查130余次,帮助挽回经济损失860万元。特别是在石材产业探索“会员指导+行业调解”纠纷化解模式,共指导22家企业完善行业合同、规范用工、合理投保,化解涉石材纠纷192件。建立“两个联系”法治服务队,协助乡镇党委和村居、社区化解婚姻家庭、邻里关系、财产继承等矛盾纠纷,共召开矛盾纠纷联席会议114次,参与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等461件次。
正如五莲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作华所言:“县法学会通过汇聚法治资源力量,拓展服务职能,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现在,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已逐渐成为一种行动自觉。”一幅“莲通人和”的基层治理新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