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直播电商势在必行
为加强直播电商监督管理,维护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直播电商健康发展,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网信办研究起草了《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近年来,直播电商行业发展迅速,在促进消费、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虚假宣传、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维权困难等。在此背景下,《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于进一步加强直播电商常态化监管,营造良好的网络交易环境和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直播电商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直播电商划定“边界线”。《办法》对直播电商平台经营者、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服务机构和直播营销人员等各方责任和义务进行了详细规定。平台经营者需在违规处置、资质核验等多方面履行职责,强化对直播间运营者等的身份认证和资质审核。直播间运营者要建立健全商品信息发布审核等制度,杜绝虚假宣传。直播营销人员则需真实、准确、全面地介绍商品或服务。这些细致的规定,让各方参与者清楚知晓自己的行为准则,避免因责任模糊导致的推诿扯皮,为行业的有序运行奠定了基础。
为直播电商套上“紧箍咒”。《办法》明确了直播电商活动的管辖适用、协同监管等内容,规定市场监督管理、网信部门对违规行为可要求直播电商平台经营者采取处置措施。这一规定打破了以往监管可能存在的壁垒,形成多部门协同作战的监管格局,提高了监管的效率和力度。同时,信用监管、约谈与整改等手段的运用,将促使直播电商参与者更加注重自身信誉,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为直播电商戴上“护身符”。《办法》细化了不履行法定义务的具体情形,并明确了处罚依据,增加了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这意味着,一旦直播电商参与者违反规定,将面临明确的法律制裁。法律的威慑力将有效遏制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保障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购物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有法可依,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合法经营的企业来说,也能够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直播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创新空间。但只有规范发展,才能行稳致远。《办法》的出台,是直播电商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重要举措。期待《办法》能够尽快完善并落地实施,为直播电商行业打造一个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