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婚介服务产生质疑,高昂的相亲服务费为何退款难?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工作繁忙、社交圈子有限,选择通过婚介服务机构寻找生命中的“另一半”。婚介服务机构的确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在婚介市场服务需求旺盛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特别是婚介服务机构向签订婚介服务合同的当事人收取高昂服务费后出现纠纷的案件,近年来呈增长之势。

  近日,湖南省常德市一男子和婚介公司签订1年服务合同并支付了19999元服务费后,诉至法院要求退费,被法院驳回了全部诉讼请求。记者注意到,因婚介服务催生的新型服务纠纷中,多起法院的判例显示,婚介服务机构因高昂收费引起服务对象不满,在请求婚介机构返还服务费时,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


  成家心切,求助婚介服务机构

  周峰(化名)是一位“80后”,因为工作太忙,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女朋友。如今而立之年早过,身边也逐渐有人质疑他,久而久之,这些负面评价影响到周峰的自我认知,让他颇具挫败感。

  为尽快找到“另一半”,2024年8月16日,周峰与某婚介公司签订《婚姻介绍服务合同》,合同约定,周峰购买的婚姻介绍服务中匹配对象人数为8人,由某婚介公司提供匹配约见服务,合同服务期为1年,即从2024年8月16日起至2025年8月15日止,双方在商定服务费时,周峰也认可了婚介公司提出的19999元的服务费。

  合同还约定,周峰应积极配合某婚介公司完成合同约定的婚姻介绍服务,当周峰同意与某婚介公司工作人员推荐的人选约见或同意互换联系方式的,即视为周峰认可其综合条件及约见匹配。

  合同签订当日,周峰向某婚介公司支付服务费19999元。此后不久,某婚介公司陆续向周峰介绍4名匹配对象,但周峰与其中一人见面后就认为某婚介公司介绍的人选与宣传内容差异较大,未能达到他的预期,于是要求与某婚介公司解除合同,并退还19999元服务费。

  某婚介公司认为,周峰仅仅因约见了他们推荐的1名对象未达到预期,就要解除合同,属于无理要求,因此不同意解除合同,更不愿意退还19999元服务费。周峰遂将某婚介公司诉至常德市武陵区人民法院,要求判令合同无效并退还全部服务费用。


  法院判决驳回消费者诉讼请求

  在庭审中,某婚介公司辩称,公司具备合法经营资质,且未对周峰进行虚假承诺或宣传,公司介绍对象时均提前告知基本信息,周峰同意后才安排见面,已按约履行合同义务,合同合法有效。而周峰则主张某婚介公司虚假宣传,案涉合同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以及相关司法解释,认定合同无效的主要法定情形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等。

  武陵区法院经审理认为,周峰认为某婚介公司虚假宣传,应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如果在作出判决前,周峰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周峰承担不利后果。经查,周峰签订《婚姻介绍服务合同》后,某婚介公司依约向周峰介绍了数名匹配对象,周峰已与其中1人见面,起诉时合同尚在履行过程中,且周峰未提交证据证明案涉合同存在法定无效情形。故周峰主张《婚姻介绍服务合同》无效并要求某婚介公司返还服务费的诉请于法无据,法院不予支持。

  最终,武陵区法院判决周峰与某婚介公司之间的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义务,驳回周峰的全部诉讼请求。


  法律不强制要求婚介机构对“相亲成功”负责

  多起公开的婚介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判例显示,当消费者不满婚介公司服务,请求退款时,很难得到全部支持。

  2023年9月3日,汪某与一婚介公司签订《委托征婚服务合同》,合同约定服务期限自2023年9月3日至2026年9月3日,汪某支付会员服务费6980元。合同签订后,这家婚介公司向汪某推送了5名会员,汪某与其中的2名会员进行过沟通。之后,汪某表示对这家婚介公司的服务不满意,认为婚介公司提供的是虚假资料,遂于2023年12月25日提出终止合同,并要求婚介公司退还服务费。某婚介公司同意解除双方签订的合同,但不同意退还服务费,双方协商无果,汪某遂将该婚介公司起诉至法院。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汪某与被告某婚介公司之间的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某婚介公司履行了部分合同义务,汪某对某婚介公司的服务不满意,要求解除双方签订的合同,某婚介公司同意解除合同,符合法律规定,法院对此予以支持。汪某在合同履行期内提出解除合同,属于违约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但本案中,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应予以调整。

  最终,法院判决汪某与某婚介公司签订的合同解除,并且由某婚介公司退还汪某服务费4863.74元。

  另一起由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人民法院审结的因婚介服务引发纠纷的案例显示,2024年11月,小林(化名)与某婚介服务机构签订婚介服务合同,约定婚介服务机构在4个月内根据小林的实际需求,为他精准匹配4名女子进行约见,小林支付了8800元服务费用。然而,3天后,小林却以工作变动、冲动交费为由,想与某婚介服务机构解除合同,并要求全额退还服务费。某婚介服务机构认为,其不存在违约行为,且合同中明确约定“一经交费,概不退还”,拒绝退还服务费用。

  随后,小林起诉至法院。法院审理认为,考虑到婚介服务合同的人身专属性和不宜强制继续履行的特殊性,且婚介服务机构在收费后尚未开始为小林安排相亲对象约见,基于公平、自愿原则,双方签订的婚介服务合同应予解除。小林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理应对签订合同、交费的行为后果充分认知,也应对自身违约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合同中约定的“一经交费,概不退还”系婚介服务机构为逃避法律义务、减轻自身责任作出的“霸王条款”,属于无效内容。经过释法明理,婚介机构当庭退还小林服务费7500元。

  向婚介机构交纳了相亲服务费,在相亲不满意的情况下,消费者为何会面临退款难?湖南省法学会家事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王葆莳认为,根据意思自治原则,合法有效成立的合同对双方有约束力。若婚介服务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亦不存在法律规定的无效格式条款,双方之间即形成合法有效的服务合同关系。即使婚介服务收费较高,消费者也不能随意反悔。倘若消费者认为婚介服务机构存在虚假宣传或者欺诈行为,应承担举证责任,并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通过诉讼或仲裁方式撤销合同。

  此外,婚介服务合同具有显著人身属性,不宜强制继续履行,当消费者对婚介机构丧失基本信任并要求解除合同时,表明合同已陷入履行僵局,可以请求法院判令解除。合同解除后,会涉及退费问题。许多婚介服务合同中会明确规定,非因法定情形擅自解除合同的一方需承担合同总金额一定比例的违约金,通常为20%至30%不等。同时婚介服务机构通常会设置复杂的退款流程和条件,使消费者难以顺利退款。对此需要注意,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违约金约定过高的,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酌减。法院会考查婚介公司是否提供了实际服务、是否产生了实际损失等因素,结合合同约定和履行情况、当事人过错程度和公平原则等,酌情退还一定比例的费用。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婚介服务本质上是“机会提供”,而非“结果担保”,法律不强制要求婚介机构对“相亲成功”负责。如果婚介公司已经推荐多位对象线下约见,即使消费者认为约见对象不符合其择偶标准,亦不能否认婚介公司已经提供的推荐服务,只能主张返还部分服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