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爱这热气腾腾的人间》中品读民警眼中的地铁故事

  北京地铁13号线,行人们步履匆匆埋头赶路,在这样的来往穿梭中,始终有一束目光注视着人群,一边守护着旅客的安全,一边记录着地铁里的人间百态。

  这束目光的主人就是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民警马拓,除了警察的身份外,马拓还有另一重身份——作家。去年,马拓的作品《去爱这热气腾腾的人间》出炉,该书以轻松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刻画了60余个地铁里的动人瞬间,为万千读者带去了心灵按摩般的阅读体验。


  记录地铁里的无数个“我”

  有时候我在市场买水果,看见水光亮丽的油桃就会想,阿宝和牡丹最后到底领没领证?两人现在又在哪儿摆摊呢?

  去年有一次我经过那座地铁站,过了马路后竟然偶遇了一个以前摆摊的小贩,我赶忙拉住他问:“阿宝和牡丹怎么样啦?两人结婚没?”

  小贩做了一个类似“打住”的手势,我心里登时一凉:“分了?”

  “孩子都这么高啦。”

  《牡丹和阿宝》是《去爱这热气腾腾的人间》中记录的第一个故事,主人公是水果摊贩牡丹和阿宝。女人牡丹和男人阿宝都在地铁站附近摆摊,在牡丹中暑晕厥时,阿宝第一个冲上去提供帮助,牡丹缓缓醒来,两人也因此相爱,共同奋斗组建起温馨家庭。

  2016年,在民警岗位上工作了7年的马拓开始在知乎上分享辖区地铁站内“小人物”的故事,其中包括很多乘客之间的趣事或者发人深省的经历,收获众多网友喜爱,知乎账号获赞数近157万次、收藏数近19万次。

  《去爱这热气腾腾的人间》一书收录了过去十年间马拓以警察视角观察到的人间故事。

  像牡丹和阿宝一样,马拓将目光放在了能够和社会大众产生深深共鸣的普通人身上——网购漂亮彩灯装饰出租屋的北漂女孩,用孵化器孵化小鸟然后放飞的失意乐手,面试前蹲在地铁站角落暗自调整心情的应聘者,闲来无事在地铁广场上捡饮料瓶的退休老夫妇等。

  对很多人而言,地铁只是一个通勤工具,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目的地,很少把注意力放在周遭,但对马拓而言,地铁是人间百态的观察场。因为工作的关系,马拓总能看到更多故事,这些故事或温馨或唏嘘,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之前写过一个卖水果的大姐,她每天早上三四点去进货,然后归置小摊,虽然每天都忙得团团转,但总是乐乐呵呵,大姐收入不算丰厚,每次给家里寄钱都很高兴很满足。相较于这个大姐,反倒是很多生活更优渥的人却不快乐。”

  这样的差异让马拓意识到,内心的安定对于普通人尤为重要。他认为,安定来自满足,也来自对生活的热爱。

  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很多人面临职场晋升、供养家庭等诸多压力,马拓在工作中也常常能感受到很多事主都处于焦虑和高压的状态之中,有人经历裁员,有人情感不顺,有人忍受病痛。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这是《平凡之路》中马拓很喜欢的一句歌词。他告诉记者,面对这些人生的难题,我们或许可以从人群中找到答案。

  “对每一位地铁乘客而言,和自己同坐一趟车的可能就有上千人,萍水相逢的大家虽然相互之间毫不了解,但在生活里总会面对很多相似的难题,茫茫人海中也总能找到‘另一个自己’。”马拓把地铁里平凡真实的故事记录下来,分享普通人在彷徨中抉择、在困境中坚守的经历,鼓励读者为自己找到更多的可能性。

  有读者就表示,《去爱这热气腾腾的人间》的故事都是身边的小事,看了却很温暖,尤其是在心里难受不平时,每一则故事都是安慰剂。

  《去爱这热气腾腾的人间》一书是马拓送给读者的治愈良药,他希望可以通过亲切温暖而富有力量的文字架起通往孤岛的桥梁,让互为陌生人的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获得爱与希望,获得好好生活的力量。


  探寻“小人物”的底色

  渴望被注意,渴望被围绕,渴望坐在人来人往中,听到几句以自己为中心的关怀。看上去他们是无意识的,实际上那只是为了驱赶孤独做出的假动作。他们比任何人都要清醒,知道当岁月大量逝去后,留给自己最为宝贵的东西,便是那些关于自己的人间琐碎。  

  这是摘自书中《驱赶孤独的假动作》的一段话。该篇讲述了一个深夜醉酒的执拗老人的故事,老人不肯透露姓名、不肯联系家人、不肯去医院就诊,辖区执勤民警担心他的安危,只能陪在其左右。过了半晌,老人才肯告诉民警,自己就住在附近,夜晚一个人心烦喝了些酒出来遛弯。

  “这样的老人其实有很多,他们内心都十分孤独,见到民警搭腔,就想让民警和自己多聊两句,其实是想获得陪伴,获得关注。”马拓告诉记者,在地铁站里总能看到一些看似怪异的举动,但当我们愿意倾听他们的心声时,就会了解那些怪异举动背后不为人知的原因。

  马拓始终对人群保持着高度好奇,他把探索“小人物”的过程看作解谜,能够让他揭开谜面后看到每个普通人的不同底色。“虽然普通人很难经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但每个人身上都会有打动人心的故事。”

  谈到普通人的底色,马拓给出了他的答案——善良。

  “普通人本质上是善良的,尤其是遇见事儿的时候,地铁里经常有突发疾病的乘客,只要对急救知识有一知半解的都会选择去搭把手。”马拓笑着告诉记者,“很多人讲大城市人情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其实不是的,在匆忙的旅程中也总能捕捉到人们心中的善意和温暖。”

  在地铁里,除了岁月静好,针锋相对也时有发生。

  一天,一个女孩在站厅里因为票务问题和站务员发生争执,处于盛怒之中的女孩坐在警务室一言不发,为了打破僵局,马拓故作随意地问道,“嘿,你今天是怎么了?我觉得你平时应该是一个脾气很好的人啊,怎么今天火气这么大?”

  女孩听后沉默片刻,却明显松弛了很多,开始冷静地讲述事情的经过。

  马拓告诉记者,当一个人情绪压抑太久,生活中的某个突发事件就会成为导火索,让情绪迅速爆发,这时就需要抛一个话头给对方,缓缓打开对方的情绪闸门。

  作为地铁民警,沟通是一门必修课。与群众对话的过程中,警服是马拓的加持,真诚和尊重是他的“杀手锏”。

  “因为警察身份,大家天然地会对我产生信任,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在和他们沟通的时候,我会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太聪明的人’,不居高临下,而是以平等的姿态认真倾听,把麦克风交给对方,让对方掌握对话主动权,完成属于他们的自我表达。”马拓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当事人不会抗拒沟通,他也能从海量的信息中勾勒出当事人的性格特点,从而更好地帮助对方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也正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交流互动里,马拓记录下了《去爱这热气腾腾的人间》中一个个平淡又充满笑泪的动人故事。


  地铁民警的“警察荣耀”

  现实中的警察荣誉就是如此吧。穿着这身衣服,不是必须深入虎穴九死一生,也不是必须时刻以多么高光的形象在人群中伫立,它的价值所在是那份人民群众在不知所措时油然迸发的需要感,只要看见你,就能松口气,就能不抓瞎,就能把心放在肚子里,长长久久地维持生活中那份最朴实的祥和。


  在成为地铁民警前,马拓是一名刑侦专业大学生,那时的他励志要成为刑警,参与各类大案要案的侦办。意外成为地铁民警后,马拓却渐渐喜欢上了这份工作。

  “在地铁民警的岗位上我获得了满足感,这份满足感来自群众的信任,也来自我能解决好群众求助的自信。”马拓说,当群众的难题被解决,对方的喜悦也会感染到自己。

  “一个地铁民警的警察荣誉是什么?是被需要感。”——马拓在书中这样写道。

  一位喝多的乘客不慎从地铁站台跌落,马拓赶到现场时,头破血流的伤者紧紧抓住他的手,焦急地表达着自己的求生欲。握着伤者沾满血迹的手,马拓感受着对方传递给他的信任和依赖,脑海中除了不离不弃再无别的念头。

  面对这些不能被辜负的信任,责任感也在马拓心中不断滋长。

  人心的暖流总是回环往复,马拓在工作中也总能收获暖意。一位女事主在马拓和同事的帮助下终于解决了问题,为表感谢,女事主坚持留下5张披萨作为民警的午餐,然后头也不回地跑出门去。

  马拓笑着告诉记者,“披萨我一口都没吃,没舍得,看到那5张披萨就感觉自己身体里一下被灌满了暖流,本来还饥肠辘辘的,突然就不饿了。”

  在书中,马拓将这样的经历描述为“真挚付出后不期然听到的美妙回响”。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警察和群众始终是同舟共济的关系,《去爱这热气腾腾的人间》记录了作为警察的我在工作中的真实感受和体悟,希望可以帮助公众了解警察这个群体,更加理解也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马拓说。

  《去爱这热气腾腾的人间》让大家更了解警察群体的同时,也对警察产生了更多信任,很多读者在读过《去爱这热气腾腾的人间》后纷纷表示,文字这么温暖的警察,想必内心也很温暖。

  对马拓来说,《去爱这热气腾腾的人间》不仅仅是一本故事集,更是一本工作笔记,通过对每一个故事的叙述、对每一个人物的描写,马拓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群众的所思所想,在逻辑思维能力提升的同时,业务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拓展。随着知名度的提升,马拓也对自己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比如在执法过程中更加注重方式方法,更加妥善妥帖解决群众求助等。2024年,马拓荣获第十一届北京公安“杰出青年卫士”荣誉称号。

  用他的话说,荣誉是对他写作的认可,更是对他工作的认可。不管自己以何种方式出现在网络上,地铁民警仍然是他最本质的身份,也是他最真实的底色。这个岗位带给了他展示自我的机会,收获了网友们的喜爱,同样也反哺了他的工作热情,让他更有信心也更有活力地去服务群众、打击违法犯罪。

  马拓说:“可能这就是一种良性循环吧。”

  从2016年开始创作至今,除《去爱这热气腾腾的人间》外,马拓还完成了故事集《热爱生活的一万个理由》、长篇小说《帮凶》、《非随机犯罪》系列、《只有警察知道》系列等多部作品的创作。2024年、2025年,马拓连续两年入选第十届、第十一届当当影响力作家名单。

  “创作对我来说是一种自我表达的途径,只要有素材有想法,有读者愿意看,我就会继续写下去。我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毕竟自己不是文豪也不是专家,就是一个活跃在地铁里,最接近群众,做着普通工作的民警。大家看我的作品,不是抱着学习、仰望的姿态来看,而是像看自己的日常一样,亲切之余,也能感受到骨子里流淌的生命力。希望我的文字能治愈大家一天的疲惫,缝补生活中的苍白和断点,让大家更爱这个世界一点点。”马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