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施策整治国产电影盗版周边侵权乱象

以整治《哪吒2》盗版周边侵权乱象为例 


  蛇年春节期间,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凭借其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震撼的视觉特效和深邃的情感内核等,引发全球观影热潮。截至3月23日,《哪吒2》票房超152.96亿,居全球影视票房榜第5位。随着《哪吒2》的爆火出圈,国产电影周边市场也刮起了一股现象级的“哪吒旋风”。据《北京日报》消息,哪吒系列形象授权周边的销售额已突破5000万元。其中,泡泡马特“天生羁绊”系列盲盒、FunCrazy徽章盲袋等热门周边产品一经上线就迅速售罄,部分预售商品的发货日期甚至排到了7月30日。然而,不少商家瞅准正版授权渠道“一‘吒’难求”的窗口期,将大量盗版周边投放进消费市场。例如,一款“结界兽冰箱贴”在某电商平台上卖得火热,不同店铺已售出数百件到十万件不等,有商家甚至打出“官方正品”标签,但经询问均无法提供相关授权证明。类似侵权行为严重损害版权方和正版厂商的合法权益,扰乱我国电影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须综合施策整治国产电影盗版周边侵权乱象,确保头部IP在多元化商业运作的过程中行稳致远,促进《哪吒2》周边产业、衍生品产业健康发展。


  突出市场保护重点,深化专项治理工作

  作为电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哪吒2》周边市场能与票房市场形成双轮驱动格局,后期也必将成为激活《哪吒2》电影市场“长尾效应”、延续“哪吒”生命力的关键阵地。但是,我国电影版权保护工作长期聚焦于遏制“盗录盗播”行为,对于侵权主体更多、分布地域更广、侵权产业链更完整的盗版周边侵权现象关注有限,难以匹配现代电影产业多元发展需求。因此,建议以整治电影周边市场为重要抓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有关专项治理措施。

  一方面,中央层面须加速出台关于电影周边市场专项治理的指导意见,指明保护电影周边产业、衍生品产业的原则性要求;厘清盗版周边侵权的概念、种类和构成要件;梳理有关行政部门的权责范围;细化侵权主体责任、惩戒措施及企业和消费者的救济手段。另一方面,各级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和文旅部门等应强化“定期会商+信息共享+多方协作”机制,共同落实《哪吒2》周边市场专项治理行动。例如,今年1月中旬,国家版权局等四部门启动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工作,将《哪吒2》纳入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多措并举增强对电影版权的全链条保护。2月15日,四川省版权局、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版权保护的公告》。其中,专门提及“未获得权利人合法授权,不得制作电影相关周边产品”,并提供了具体的投诉举报渠道,向社会释放出坚决整治《哪吒2》周边市场的信号。


  发挥平台治理效能,压实平台管理责任

  当前,淘宝、京东等网络交易平台已成为《哪吒2》周边产品销售的核心渠道,承载着新品宣传、商品预购、众筹,以及消费者维权反馈等多项功能。因此,扎实发挥平台功能、提高平台治理水平,可以从源头上掐断盗版周边产业链条、制止侵权行为发生。

  其一,做好对“正版正货”的认证公示工作。《哪吒2》官方授权周边均带有“版权防伪标识”。平台方应加强与电影出品方、知识产权行政部门的信息对接,根据商家是否具有版权许可备案登记记录、官方授权证明等情况,并结合平台信用评价规则,拟定《哪吒2》正版周边店铺公示名单,或在商品封面、店铺首页等显眼位置添加《哪吒2》官方授权标识,方便消费者一眼识别正版周边产品。

  其二,健全对盗版周边的识别和查处机制。平台可借助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探索低成本、科学高效的盗版周边识别手段,通过对有关图像、音视频和语言文字等内容进行实时智能监测,快速判断商家是否存在制售《哪吒2》盗版周边等违规行为,并及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终止交易和服务等必要措施。

  其三,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平台方的监管力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可对失职平台采取限期改正、停业整顿、罚款等处罚措施,避免平台演变成为《哪吒2》盗版周边的“孵化基地”。


  警惕商家通过混淆手段误导消费者

  未经许可仿制并销售《哪吒2》正版周边产品属于明显的侵权行为。此外,部分商家还擅自制售《哪吒2》版权方未公开发售过的产品,以“同人作品”“DIY产品”为噱头进行宣传,其真实目的在于规避平台监管机制、蹭“哪吒”IP热度获利。例如,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可见大量诸如“乾坤圈手镯戒指”“敖丙亚克力钥匙扣挂件”“太乙飞猪摇头摆件”等所谓的“《哪吒2》同人周边”产品。有的线下实体店甚至推出“敖闰裂空爪”主题美甲服务,价格炒至上千元。这类行为通过混淆手段使消费者误认为其与《哪吒2》官方存在特定联系,利用该电影的知名度、市场影响力等优势条件获取不正当利益,不仅可能侵犯著作权、商标权及外观设计专利权,还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因此,除了版权方要积极维权、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查处外,消费者也要增强自身版权意识。建议消费者从官方渠道购入《哪吒2》周边产品,通过多方比对、询问客服和查看店铺资质证照等方式提高对盗版商品的辨别能力,杜绝“知假买假”行为。同时,有关部门还可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制作公益广告及设置盗版周边对比展示台等多样形式,引导消费者树立维护正版的良好观念,鼓励消费者积极投诉和举报盗版商家的误导性宣传行为,构建治理《哪吒2》盗版周边侵权乱象的“社会防护网”。


  规范个人“二创”行为,避免自身侵权风险

  观影之余,影迷们也热衷于在原作角色形象、对白、剧情的基础上对《哪吒2》进行二次创作(以下简称“二创”)。目前,已有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设计的《哪吒2》Q版人物形象糕点、手工黏土摆件、GIF表情包等“二创”周边,引得网友纷纷点赞、留言“求同款”。《哪吒2》官方微博也曾发起过《哪吒2》“二创”作品征集大赛活动,表明其对个人“二创”行为持一定的包容态度。诚然,“二创”周边既能有效提高电影曝光度,又能寄托大众对于“哪吒”的喜爱之情,应予鼓励。但官方表态与法律意义上的授权并非同一概念,影迷在制作“二创”周边“为爱发电”的同时,须时刻遵守“合理使用”原则。首先,要主动告知版权信息,如在分享视频的标题、简介和置顶评论区等醒目位置标注“二创”内容来源,并提示《哪吒2》有关版权方;其次,严格把握再次创作的尺度,不能通过“二创”周边歪曲《哪吒2》电影剧情、丑化人物形象和传递不良价值取向,否则有可能侵犯版权方的保护作品完整权等;最后,禁止将未经授权的《哪吒2》“二创”周边用于商业用途,既不得向他人直接出售该“二创”周边,也不得利用该“二创”周边实施广告宣传、引流带货等其他商业行为。另外,“二创”作者还应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譬如在发布作品时同步注明“请勿商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等警示文字,防范第三方盗版引发的连带责任风险。

  《哪吒2》周边市场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商业蓝海,须切实推进专项治理工作,防止各类盗版周边侵权“闹海”,为《哪吒2》电影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稳步落实上述治理措施的前提下,还应构筑“法律确权—技术阻截—市场引导—社会监督”四重防线,完善电影正版周边保护机制。例如,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确立商品化权,对“魔丸哪吒”“灵珠敖丙”等虚构角色的周边衍生产品进行更直接的法律保护。又比如,在执法活动中融入大数据监测、AI鉴伪、区块链溯源等数字技术手段,提升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做好对盗版周边的预警预防、线索发现、分析研判和应急处置工作。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