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江山派出所:矛盾化解“三部曲”奏响平安建设最强音
“多亏你们主持公道,不然这账目纠纷早晚要闹出大事!”2024年9月,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香林村郭公庙新任理事老林(化名)紧紧握着民警的手说。
因新一届理事会与原管理人就账目交接问题多次争执不下,龙岩市公安局新罗分局江山派出所依托“政法力量+乡贤调解”机制,联合司法所、村委连续召开3场调解会,逐笔核对47项支出明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
这是江山派出所创新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山派出所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源头预警、多元化解、闭环落实”三部曲工作法为抓手,推动矛盾纠纷从“有结”向“有解”转变。近5年来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82起,化解率达100%,实现“民转刑”案件零发生,群众满意率连续三年位居新罗区前列,先后获评公安部一级派出所、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源头预警,风险隐患“早发现”
走进江山派出所指挥室,电子屏上跳动着婚恋、债务、涉校等6类纠纷数据,值班民警正在比对当日警情与12345热线投诉信息。
“通过搭建多部门数据共享平台,我们实现了矛盾纠纷的精准识别和分级预警。”江山派出所所长吴冬云介绍。2024年3月,民警在警情筛查中发现某工厂连续两个月出现薪资纠纷投诉,立即启动“领导包案+网格负责”机制,联合劳动监察部门提前介入,成功避免了一起30余名工人的集体讨薪事件。
该所创新建立“日排查+动态研判”机制,每日由带班负责人牵头对警情进行“二次过滤”,每周组织社区民警、网格员开展入户走访,将风险预警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2024年累计预警苗头性隐患18起,推动87%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多元共治,调解力量“聚合力”
“边界线划清了,心结也就解开了。”2024年5月,民警吴玮带着卷尺踏进铜砵村两户村民的争议林地,在林业站技术员、前村支部书记的见证下,对照历史台账重新勘界。这场持续半年的土地纠纷,最终通过“民警+司法+乡贤”联调模式画上句号。
江山派出所深度联合党政资源、群众力量,建立“1+N”多元联调体系。与镇司法所、综治办建立联席会商机制,对复杂纠纷发出公安提示函;组建由律师、乡贤、退休法官等构成的“淬火匠心”调解团队;充分发挥警务助理、网格员、老党员“人、地、事、关系”四熟优势,把调解工作做到群众家门口。2024年,江山派出所通过多元调解机制化解疑难纠纷12起。
闭环管理,矛盾化解“见实效”
清晨的江山集镇熙熙攘攘,每逢江山镇圩日,江山派出所联合司法所设立的“平安早市”普法摊位前就围满了群众。民警通过方言快板演绎调解案例,发放的“打架算成本”等系列宣传手册成了抢手货。这种“靶向普法”正是闭环管理的重要一环。2024年,该所共开展主题宣传24场,在22个警民微信群内定期推送各类普法宣传推文、案事例380余条,覆盖群众近万人次,辖区打架斗殴警情同比下降33%。
对于已化解的矛盾纠纷,江山派出所建立“三级回访”制度,普通纠纷一周内电话回访,重大纠纷半月内上门回访,高风险纠纷纳入重点人员动态管控。2024年12月,民警在回访中发现村民黄某因宅基地纠纷被拘留后心存芥蒂,于是连续两周上门谈心,最终促成其与邻居达成谅解。近5年来,江山派出所通过跟踪回访化解“纠纷反弹”风险23起,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从数据共享平台的风险预警,到田间地头的联合勘界;从“圩日早市”的欢声笑语,到调解室里的秉公直言,江山派出所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笔,谱写矛盾纠纷调处三部曲,在闽西红土地上奏响平安建设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