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法律武器,向职场性骚扰说“不”
近日,某网友在面试中遭遇性骚扰的事件冲上微博热搜,引发关注。受害者张女士称其在面试康复理疗师时,遭到面试官朱某某性骚扰,警方立案后查证,朱某某实施猥亵的违法行为属实,但因其年满70周岁,给予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无法执行。据媒体报道,目前双方已达成和解,张女士也发微博表示“这个事件目前在诉前得到了解决”。
在社交软件上搜索“职场性骚扰”,任意打开一个帖子下面都会有网友留言自己曾经遇到过的经历。“去找领导签字,忽然就被领导握住了手,一边搓一边靠近脸颊要亲吻我……”“60多岁的领导经常摸我的脑袋拍我的背,有时候甚至捏我的脸,最初以为是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后来发觉是被骚扰了……”“与同事聚餐,其中一位经理喝了酒非要让我送他回家,在路上借着醉酒一直往我身上靠还说喜欢我,可以提拔我……”
面对遇到的骚扰,多数网友表示自己或因为惧怕被领导针对,或是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均没能在被骚扰的当下作出应对措施,事后又觉得生气和无奈。
到底该怎么定义“性骚扰”?职场中哪种行为可以被认为是“性骚扰”?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律师鲍思佳表示,违背他人意愿,以语言、动作、文字、图像、视频或其他任何方式使他人产生与性相关的心理不适,无论行为实施者是否具有骚扰或其他任何不当目的或意图,都可以被看作是性骚扰。
“职场性骚扰现象是一个社会问题,施害者往往通过管理职权、资源的掌控或人际关系的优势对受害者施加压迫。如上级对下级、前辈对后辈。”鲍思佳表示,性骚扰本身并无性别之分,任何性别都可能成为受害者。但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在职场性骚扰中的受害比例显著高于男性。
事实上,我国一直从立法角度探索如何消除职场性骚扰。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禁止违背妇女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其实施性骚扰。受害妇女可以向有关单位和国家机关投诉。接到投诉的有关单位和国家机关应当及时处理,并书面告知处理结果。受害妇女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该法第八十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对妇女实施性骚扰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并由所在单位依法给予处分。学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采取必要措施预防和制止性骚扰,造成妇女权益受到侵害或者社会影响恶劣的,由上级机关或者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首次将禁止性骚扰规定纳入人格权编中,明确了性骚扰的概念及民事责任。第一千零一十条第一款规定:“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被侵权人在掌握了相关证据后,可以“性骚扰损害责任纠纷”为案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行为人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第三批人民法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民事案例中,就有一起“王某诉傅某性骚扰损害责任纠纷案”,作为单位同事的傅某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对王某频繁实施性骚扰,侵害了王某的人格权,并对王某造成了极大的精神负担和身体伤害,被判赔偿王某精神损害抚慰金30000元及医疗费等61804.2元,并向王某书面赔礼道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明确指出,“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职场性骚扰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受害人可以提请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性骚扰情节严重的,施害者还有可能涉及的刑事罪名有强制猥亵、侮辱罪、强奸罪、寻衅滋事罪等。”鲍思佳说。
女性群体应当提升自我保护与维权意识,敏锐分辨哪些行为属于性骚扰,以及自己是否正在遭遇性骚扰。一旦遇到职场性骚扰,首先要勇敢、坚定地拒绝对方,明确表示对方的言行令自己不适;其次应当与骚扰者保持安全距离,不与其单独待在封闭空间;还应保留被骚扰的相关证据,如录音、录像、聊天记录等,可告知信任的同事为自己作证;同时及时向单位的相关部门举报投诉,要求单位制止、处理骚扰者,必要时也可向工会、妇联等组织求助;最后,如骚扰行为情节严重构成刑事犯罪,应当果断向公安机关报案。在维权的过程中,还应告知自己的家人、好友,可以咨询律师和心理医生,寻求帮助、支持与陪伴。